Page 245 - 論語愛
P. 245

《論語愛》(219)每天五分鐘 2020/1/5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

               憂道不憂貧

               (15.31)




                       君子一詞,最初是對貴族血統和身份地位者的稱謂,自孔子開始,將其用

               於表示道德高尚的人,《論語》中的君子大多指後者,也有少數兩者兼而有

               之,極少數是指前者,君子該包含有道德,也包含有身份有地位的意思。



                       君子謀求道義和真理,不謀求衣食和車房。耕田,免不了挨餓;學道,可
               以得到俸祿。所以君子只愁沒有學道,不愁生活貧困。



                       道德的知識分子,耕種田地不是特長,若被現實物質利益所迫,而去耕田

               種地,反而會挨餓(生活智障)而持守自己的天賦和本分,追求道義和真理,

               可以得到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質供應的。孔子對弟子,和那些士大夫君子仁人,
               勸誡和勉勵守本分。



                       《13.21》樊遲請求學習種田,孔子說「我不如老農」請求學習種菜,孔子

               說「我不如老菜農」,還批評樊遲「是沒見識的小人」。「文革」期間批林批

               孔運動中,有人據此大做文章,批判孔子鄙視勞動人民。孔子的意思是人各有
               天賦各有天命,人應該順服自己的天賦使命,堅守並履行自己的天命,而不應

               該三心二意見異思遷,每一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天命各司其職,整個社會才能和

               諧發展。君子的天命就是謀道,而不是謀食。





               《4.10》「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4.16》「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