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黔沿《田氏族谱》
P. 5

编 前 语


                                              为续修好《田氏族谱》而努力

                    水有源,树有根,每个家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一个共同的祖先为一个族,即
               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就是一个家族。
                    修谱,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了谱学,《新唐书?柳冲传》:"有司

               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令高土廉等修《氏族志》:"凡
               293 姓"。唐高宗是庆四年(659)武则天下诏,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我们修谱的
               目的不是划分门第的贵贱,而是研究民族姓氏的渊源、演变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
               力,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促进炎黄子孙的团结友好。民族的团结,民族文化的弘

               扬,一定能推进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自宗显祖人黔以来,我族于龄居住、繁衍已 1400 多年的历史。祖先们与当地各族人民
               开疆拓上、讨贼平凶,忠臣良将、宏献伟绩,水垂千古,首当感戴始修田氏宗谱之田祐恭。
               其后有儒铭、维荣、茂额、太遇、太琪、廷芝、应鉴 诸公续之。然自民国三十七年(1948)

               以后,迄今已 s0 多个春秋未再创续谱之举。虽有孝子顺孙立志续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曾有人整理和续修过,亦是可望而不可及。最近,谢家的《田氏族谱》续本出版问世,为
               我族人树立了楷模,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据了解,全县许多地方田姓显多,但无谱牒,
               而且谱中世远而未稽,支紫而不可辨;各亲其亲而自我变贬,各仇其仇而互相诋毁;以讹

               传讹面不真,将错就错而无考。少师恩国公枯恭祖修谱时教诚我们:“凡我子孙,自兹以始,
               (族谱)务宜五世一续,十世再举,否则,难免不肖之诛"。我等子孙,有违祖训为时已久。
                    “国有志,族有谱,家有训"三位一体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基。故
               党历来重视修志和保护文物。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进入了盛世修志的新台阶。我县恢复

               土家族以后,为进一步正本清源,考证其来龙去脉,对地方志和族史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话
               题。我们田氏族谱续修协会的成立,正是在这新的历史时期应运而生的。它的使命是:
                    1、凡县内姓田者,本着一体同仁的原则,无论富贵贫贱、城市农村,凡是宗显祖之子
               孙,尽管人丁浩繁,亦不客篇幅载之谱中,毋得透漏。

                    2、凡各地所辑之谱,其间错讹外误,编暴中本着历史性(实事求是)、科学性(删除
               迷信色彩)、民族性(增强民族团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统一认识,再现本米面目。
                    3、理顾支系、世系和字弹的关系,力求字辈的统一,增源字聚的字数,以解决字翠少,
               转祖多,世远面支系不清之弊。

                    协会成立后,全体成员必秉承先人接谱之遗志,不辜负十七万宗显子孙之重托,在几
               年内弥补若干年之所缺。我们深信,有十多万田氏于孙同心协力,又有百多名协会成员之
               枢纽作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文献资料献文献资料。人心齐,泰山移,在预期内新
               的(田氏族诺)

                    定能出版间世,完成后世子孙永运发祥之巨典,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下展千秋万
               代之宏图。
                    光时裕后,世代无趣!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