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研精醫訊120期
P. 57
55
系的分數,引進更多人才,也拉抬 藥大學也是如此,在台灣只有跟西
了整體中醫的收入,但在健保總額 醫有關的研究,而沒有真正中醫的
制度下,中醫的發展卻漸漸趨於弱 研究。
勢與西醫化,這是值得擔憂的現
象。雖然香港是自費,但是反而因 浸會大學是純中醫學校,沒有醫學
為是自費醫療,他們可以用好的中 院,學生畢業只能從事中醫,相對
藥材,相較之下台灣的藥費已經便 中國與台灣的中醫系來說,比較單
宜到無良藥可用。香港的中醫在療 純。雖然中國很重視中醫,但是他
效引導下,成效是非常優異的,並 們逐步走入西醫化的中醫,用西醫
不會因為自費而難以生存,反而逐 的思維使用中藥,台灣也逐漸如
漸讓中醫的療效呈現在民眾面前。 此,而浸會的環境得天獨厚,未來
我們未來或許可以努力效法香港的 必定是中醫研究重鎮之一。
經驗,不過在台灣民眾已經習慣廉
價的醫療下,路途會非常艱辛。 中醫醫院
中醫經費 浸會大學沒有醫學院,所以沒有傳
統的醫院,它們的中醫是用類似台
在中國政府全力的支持下,中醫開 灣聯合診所的方式在經營,設備都
始在香港蓬勃發展,並且因為賽馬 跟台灣相近,這些診所提供中醫學
會長期的支持下,浸會大學的中醫 院學生學習的機會。另外還有賽馬
研究教育經費相當的充足,讓我們 會的健康推廣場所,我看到了很多
相當的羨慕。對照之下,台灣獨重 中醫的儀器,包括脈診儀、望診儀
西醫的環境,中醫的經費相當的缺 (圖一)等等。浸會大學在中醫的
乏,即使在中醫重點發展的中國醫 推廣上相當努力與用心,藉由許多
圖一、望診儀,在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