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微论坛正稿
P. 28

水行政执法由省农业厅、省水利厅委托给漳河工程管理局,荆门、


                宜昌、襄阳三地对辖区内渔业、水务违法行往往鞭长莫及,容易

                出现责任推诿现象。同时,对影响漳河水质安全的各种环境违法


                行为,荆门、宜昌、襄阳也只能通过移送处理,严重影响了查处

                效率。


                       (二)漳河水库保护的工作体制、机制仍然不够健全,分工

                协作、综合监管的工作格局尚未有效形成。漳河水库保护涉及到


                环保、住建、水利、林业、渔业、旅游、航务等多个部门,在执

                法过程中,各部门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执法监管合力。


                       (三)流域内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隐患突出。虽然漳河水库

                被纳入国家良好湖泊试点,但因地方配套不足,相关保护项目推


                进不够,河流域基础薄弱,点源和面源污染共存,污染问题十分

                突出。


                       三、漳河环境保护的措施及成效

                       一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开创湖北省湖库保护先河,成立“漳


                河水库环境监察支队”,专门负责漳河水库及其周边 2 公里范围

                内的环境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20 个相关单


                位一把手为成员的漳河水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漳河水

                源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环保部门负责统一监管,负责相关环


                境违法案件移交、跟踪监督;成立由省环境监察总队牵头,荆门、

                襄阳、宜昌环保局组成的“漳河水库环境监管协调小组”,协调


                漳河水库环境监管,加强信息互通,组织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环

                境违法行为。


                —20—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