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上海人20
P. 5
貧窮、最擁擠的區域,限制離開【圖3】。當地
猶太人家庭和美國猶太人慈善團體向他們提供 【圖5】
了食物和衣服的援助。雖然日本方面的限制逐
漸增加,但是並沒有在隔都周圍築起圍牆。
【圖4】為虹口的“隔都”地圖。 因爲關押的
外國人多爲猶太人或難民,“隔都”的本意是
猶太人區或貧民區,就沿用了這個名稱。當時
16,000名難民中的大約一半是猶太難民,他們
原已克服了巨大障礙,在“隔都”外找到了生
計和住處,又再次被迫離開住所和生意,重新
安置在一個不到一平方英里的擁擠、骯髒的區
域。當地許多中國居民的生活條件也同樣惡劣,
他們也沒有離開這一地區,估計有100,000名中 日本當局規定了無國籍的猶太難民找工作或
國人。因爲中國人沒有離開虹口“隔都”,這 變動工作都必須有許可證【圖6】,去“隔都”
意味著猶太人沒有被完全隔離【圖5】。麗蓮· 外面必須申辦指定地域外出城証【圖7】,但在
威倫斯在她的回憶錄中說:“二戰中,當數萬 一年以後,批准變得專橫武斷,數量被嚴重地
主要來自西歐的猶太難民被趕到上海虹口居住 縮減。出入“隔都”要經過保甲的檢查【圖8】。
時,當地的中國居民沒有表現出一點不滿,保 保甲是日本人於1942年組建的一支國際警衛隊,
護了他們。”她在一次講座中對上海猶太難民 負責上海的治安工作。虹口猶太區“隔都”的
紀念館會堂裡擠滿的中外聽眾說,“他們無法 大門由保甲的猶太人分支守衛。保甲人員都佩
用語言溝通,但互相卻非常友好。通常,在許 戴專用的袖章【圖9】。戈雅(Ghoya)是負責向
多國家, 要是有外人大批湧入當地社區往往會 “隔都”的難民發放通行證的日本軍官之一,猶
引起抗議,但這在當時的上海並沒有發生。” 太居民用漫畫諷刺了他的殘酷和喜怒無常的性
格【圖10】。當時“隔都”的經濟狀況不斷惡
化,在心理上對隔都的適應是困難的。1943年
冬天非常嚴峻,遭受了嚴重的食物短缺之苦,飢
餓相當普遍。美猶聯合救濟委員會(JDC)提供了
【圖3】
【圖6】
一些居住和食品援助。雖然面對語言障礙、極
端的貧困、蔓延的疾病和隔離,難民們在福利
機構的支持下,還是建立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社
區。猶太人的文化生活相當繁榮:開設了學校,
【圖4】 出版了報紙,在劇院上演戲劇,運動隊參加訓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