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9 - 葉周
P. 229

│北京:回望郭沫若│229





               沉浸在《屈原》的情緒氛圍裡,很多人一遍又一遍地朗誦《雷電
               頌》,鼓舞自己投入戰鬥。
                   新中國成立前夕,在國共兩黨鬥爭的前線,郭沫若的聲音具

               有他獨特個性的魅力。時至1947年下半年,白色恐怖遍布上海。
               11月中旬,為了確保郭沫若的安全,周恩來安排葉以群護送他離
               開上海,移居香港。在香港期間,郭沫若和茅盾以及他們的家庭
               生活都由以群負責安排。直到1949年春天,大批集結在香港的進

               步文化人分批坐船去解放區天津,以群在潘漢年的領導下送走了
               一批又一批。當他送走郭沫若和他當時的夫人于立群時,他們的
               五個子女世英、民英等都在同一條船上。當時他們多麼興奮啊!
               充滿了對新生活的嚮往。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隨著建國後日益頻繁的政治運動,文藝界首當其衝,每一次

               都是遍體鱗傷。不論是自己的朋友,或是其他人被整肅,置身在
               這樣的氛圍中都會增加自身的不安全感。在友人們的記憶中,昔
               日豪放、浪漫的郭沫若,不再有開懷歡笑的時刻。
                   在那個年代,做一個領軍人物也有其不易之處,重要的場合

               都要出現,每次政治運動都要參與,還要旗幟鮮明地表明態度。
               所以後來有很多責備的聲音衝著郭沫若,因為他表態太多,太
               醒目。等到歲月流逝,塵埃落定後,人們質疑他的有些言辭此一
               時,彼一時,互相矛盾,不知哪是他真實的心聲。其實這又何嘗

               不是他同時代人們共同的尷尬處境?只是處於不同階層的人物,
               各有其不同的尷尬而已。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