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Attila Konnyu
P. 26

的形式都是完美的,而现实是对思想王国的不完美的反映。所以如果你 模仿现实,所得到的只会是对复制品的不完美复制。出于这个原因,创 作者才会通过抽象主义来表现理想的特征,其中抽象主义是一种基于冲 动而创作的形式。自我参照的艺术就源于这个理念。(表现理想本身的 绘画作品会忽略不够理想的特征)。
到20世纪时,现代美学是他律的(这是从多元文化主义中发展而来), 风格则从个人主义演变出来;绘画的自主性得到承认,同时这也是材料 的自主性,为其所承载的审美也由此引入。像克里斯托的作品《包裹的 物品》,总会让我想到《惠斯勒的母亲》,“为艺术而艺术”已经演变成 了“为艺术为放弃艺术”的理念。如果我们学会如何看待事物,审美体验 将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贾斯培·琼斯可以将一个平凡的物象当 作参照物,将其作为引入审美的入口。同时,概念主义则发展了杜尚的 观点,认为艺术可以由任何事物构成,这是个决定艺术是什么的问题。 他们提出了这样的观念:概念和意义优先于塑性形式,意图胜过塑性形 式,而思想支配着感官体验。他们得出了“艺术即为思想”的理论。像劳 申贝格甚至提出了要“擦掉德科宁的画”,埃利斯·柯乐特则在电报中写 道:“这就是我的自画像,只要我认为是。”1960年,阿尔曼在巴黎的画 廊里卸下了两车垃圾,布朗评论说阿姆斯特丹的每家鞋店里都有阿尔曼 的作品展。由此我们可以再次形成这个概念,艺术品是一个自我反思的 学习者的中间环节。
要定位阿提拉·珂纽的作品,我们需要看一看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同时期 的欧洲艺术——无具形艺术。它包括了二战期间在欧洲形成的所有抽象 主义和表现技法倾向。这是一个法语术语,描述的是一种绘画方法,一 种即兴的方法,采用了一种强调动作的技法。法国艺术评论家米歇尔·塔 皮埃采用的是“另类艺术”的叫法。这一运动在2000年已经为新非形式主 义取代了。
“用强有力的姿态创作你的绘画,以纯洁的心去创作!如果你愿意,用狂 野色彩的力量去呐喊,但要用你内心熟睡婴儿般的诚实来创作!“这是卡 雷尔·阿佩尔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与珂纽在欧洲见面时所说的话。
确实,观者在欣赏珂纽的作品时会发现,他作品的各个部分明显具有一 种系统协调性。构图元素在整个画布中组织起来,对结构形成影响,和 谐地组合在一起。如此多的元素和生动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原本应该是 很混乱的,但效果却并非如此!20世纪50年代的无具形艺术,事实上指 的是“形式本身的缺失”,而不是“无具形”艺术,珂纽本人就曾说过:“我 画的是虚无。”
我们可以发现李希特对珂纽在画布图层布局上的影响。“与此同时,在运 用颜料在画布上作画的过程中,两人在滚刷的运用方法上存在着根本性 差异。”美术史学家恩得利·罗萨说道。而匈牙利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中 心的美术史学家加柏·帕塔基则补充说:“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 实:在这位德国画家的有意识的多色彩抽象画系列作品中,颜料其实只
有一层,尽管这并不是最明显的差别。最关键的区别是,李希特有意识 地再现了纽约学派和无具形艺术所采用的方法,而珂纽则通过本能的、 无意识的方式达到了相同的目的。”
阿提拉·珂纽(1963年出生)
阿提拉·珂纽是继新无具形艺术或当代无具形艺术之后出现的一位画家。 他出生在布达佩斯,在米克洛什大学学习建筑学,曾在匈牙利电视台 (MTV和布达佩斯电影台)工作。他早年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极为痴 迷,并前往美术学院求学。随后,他遇到了个人极为推崇的抽象派画家 以及眼镜蛇艺术群的卡雷尔·阿佩尔和埃米尔·舒马赫,由此踏上了新动 作绘画的旅程,以一种类似书法的技法作为他自我表达的方式。
阿提拉·珂纽的雕塑:珂纽受亨利·摩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将抽 象形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形成了他的动作抽象,创作材料是用手通 过模子来塑形,用粘土来塑造形状,有时甚至还会留下指纹。这一过程 为他的作品赋予了一种生命感。抽象的形状可以引申为人类或动物的形 象,而珂纽则扭曲和打破了形状,有时他会完全弃外形于不顾。以青铜 铸成的起伏形态,解读了所呈现事物的本质。
珂纽的足迹遍布了欧洲、亚洲和美国各地,他的作品在许多画廊中展出, 也 由此成就了他的国际声誉。如今,他定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
卡塔琳娜·扎沃兹卡
    语言、艺术和文学教授、作家、美术史学家、评论家和策展人。
26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