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Sotheby's Fine Chinese Art NYC September 2023
P. 119
本冊集合唐、宋、元、明珍貴織錦,盡覽歷代織匠巧 元代絲織品亦常以亞洲各語文字作佛教經咒。可比
思。今人指「錦」為多色複合織品;考古表明,中國 一例,與本冊一頁相似,於紅緞平金紙上織錦,示
織錦可溯至西周(公元前1045年至771年),而漢代 藏文六字咒,載Dieter Kuhn,出處同上,圖版7.35,
(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衆多織品中亦數錦最為 頁365。
精繁、最具份量,華貴難求。據漢代學者劉熙(約公
元220年)《釋名》述,「錦」字由「金」、「帛」 明代設立南京內織染局後,絲織業遍布江南各地,製
二字組成,因其價如金而錦從金聲。 品精美華麗,品味高雅。江南富饒,經濟蓬勃,錦價
已不似前朝高不可攀,飾吉祥圖案之品尤為風靡,可
本冊先載早期織品,其中兩頁為唐錦殘片,可見 比數例,見Dieter Kuhn前述出處,圖版8.63及8.64。另
紋飾汲取當時中亞或西亞風格,見 Dieter Kuhn編, 比一相近例,石青地織纏枝蓮紋,亦見Dieter Kuhn前
《Chinese Silks》,紐黑文及倫敦,2012年,圖版I.22- 述出處8.73。
I.27,頁43-47。
宋元時期(960-1276年),絲綢製造工藝先進發達,
織錦紋案多種多樣。此類織品不僅用作典儀服飾,亦
用於陳設裝飾。花鳥圖、嬰戲圖等紋飾蔚然成風,
此二例均載於高漢玉,《中國紡織品設計》,倫
敦,1992年,各見圖版42及43。
234 SOTHEBY’S COMPLETE CATALOGUING AVAILABLE AT SOTHEBYS.COM/N11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