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Sotheby's Fine Chinese Art NYC September 2023
P. 157

雍朝古韻:仿哥釉古銅紋貫耳方壺








                                                                                                                                   此壺形制古樸,紋飾素潔,兼具雍正御瓷之慕古與創新。通身施                       就器形、工藝論,此壺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名品罍形方尊(圖
                                                                                                                                   仿哥釉,片紋勻淨,頗得宋韻,惟器肩露胎,作古銅紋飾,繞器                       一)最為相近,結構類似,載《故宮珍藏康雍乾瓷器圖錄》,
                                                                                                                                   一周;如此珠聯璧合,甚為殊罕。縱觀全器,既見帝王革新變化                       香港,1989年,圖版88;該方尊亦曾展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雍
                                                                                                                                   之志,又見窰匠駕輕就熟之工。                                     正——清世宗文物大展》,2011年,編號II-60,乃北京故宮博物
                                                                                                                                                                                      院借展數件之一。故宮博物院館藏中另有一例,同為仿哥釉古
                                                                                                                                   此器形大致源於西周較為罕見之青銅壺類,可比一例,1978年山
                                                                                                                                                                                      銅紋,尺寸稍大(47.5公分),呈方壺形,錄《哥瓷雅集——故
                                                                                                                                   西省出土,錄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山西出土文物》,北
                                                                                                                                                                                      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哥窰瓷器薈萃》,北京,2017年,圖版137
                                                                                                                                   京,1980年,圖版65。細看古銅紋飾,垂葉紋上、兩層雷紋之間
                                                                                                                                                                                      (圖二)。
                                                                                                                                   作夔龍相向而行,此皆源自西周青銅,又著色以仿銅質。仿哥釉
                                                                                                                                   亦深得宋代哥窰神髓,釉色乳濁,紋如鐵線;哥窰乃宋代五大名                       本壺外形獨特,寬身鼓腹。遍尋文獻,器形、紋飾同出一轍者
                                                                                                                                   窰之一,據康蕊君論述,「哥」屢見於中文文獻,原初或為某一                       未見有例,然可比一方壺,雍正年款,尺寸相同,仿官釉,印
                                                                                                                                   未名窰口所燒瓷種,而後,鑑賞人士漸以該字指代具有同類特徵                       夔龍,售於巴黎佳士得2005年6月15日,編號254。另比一仿官
                                                                                                                                   之瓷,見《玫茵堂中國陶瓷》,卷1,倫敦,1994 年,頁 213。                  釉方壺,尺寸更小(11.5公分),斷為明代,後加1775年乾隆御
                                                                                                                                                                                      題詩,Alfred Clark夫人舊藏,後售於紐約佳士得2009 年 9 月 15
                                                                                                                                   自登基伊始,雍正常命造辦處添造新物,作坊出品亦逐天子喜好
                                                                                                                                                                                      日,編號 355。
                                                                                                                                   而轉變,此類高古之物便是品質之標準、仿古之範本、創新之源
                                                                                                                                   泉。1735年,景德鎮督陶官唐英寫成《陶成紀事碑記》,詳述御
                                                                                                                                   窰廠產瓷諸事,列舉瓷作五十七件。林業強引述其中一段:「鐵
                                                                                                                                   胎哥釉,有粟色、淡青等,模仿宮廷送來古器。」(林業強,
                                                                                                                                   〈漢軍三人及其單色釉瓷〉,《五色瓊霞: 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
                                                                                                                                   釉瓷器》,香港,2005年,頁44);此段表明,朝廷不惜長途跋
                                                                                                                                   涉亦將宮中珍藏古瓷發往景德鎮,只求佳器仿宋可達惟妙惟肖,
                                                                                                                                   有如此壺。











































                                                                                                                                                                                                                                   31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