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Christie's Hong Kong May 31, 2017 Important Chinese Ceramics and Art
P. 11
金會亦珍藏兩件略大的近似盤,載錄於《Illustrated Catalogue 與龍泉作品一樣,折沿飾一道卷草紋,器心凸棱環飾一周近
of Celadon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倫敦: 似的纏枝花卉,另襯一道細窄瓣紋。景德鎮盃托盤心凸棱內
1997 修訂版):其中一例的館藏號是 PDF A219(口徑 38.1 飾牡丹一朵,而龍泉盃托則飾一朵菊花。與景德鎮盃托同期
厘米),它除了騰龍戲珠外,還貼祥雲二朵;第二例的館藏 出土的尚有一件淺腹直口的瓷盃,圖見前述著作編號 18,看
號是 PDF 248(口徑 37 厘米),其紋飾有兩組流雲,但無火 來龍泉盃托很可能也配有類似的瓷盃,此盃用作喝酒、品茗
珠。 均可。
拍品中還有一例元代龍泉青釉盌,其形制與新安沉船文物一 雖然景德鎮在永樂年間似乎仍有燒造同一款盃托,但永樂地
脈相承。此盌承小圈足,寬腹外撇,近沿內收為歛口(拍品 層出土的作品皆無凸棱,且搭配的瓷盃皆有溝槽,不像洪武
編號 3001)。在近東蘇丹納巴德陶器中,此類形制十分普 作品般作直口狀。就景德鎮永樂地層於 1994 年出土的釉下
遍,同款金屬器亦時可得見,其中一例是維多利亞與艾伯特 青花盃和盃托,鴻禧美術館出版的《景德鎮出土明初官窯瓷
博物館珍藏十二至十三世紀伊朗青銅盌,圖見麥德理(M. 器》各收錄一例,圖見編號 55 及 56(台北:1996)。
Medley)撰著的大維德基金會專論系列之二《Metalwork and
Chinese Ceramics》圖版 15a(倫敦:1972)。如無意外,此 拍品中的明洪武龍泉青釉菱花式大盤(拍品編號 3006)工精
類金屬器應是南宋晚期、元代龍泉窯和景德鎮中國陶工借鑑 藝絕且系出名門,在在彰顯了中國大型青瓷在日本的地位之
的原型。是次拍賣的歛口盌外壁光素無紋,器內印折枝花。 高。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期間,此盤在黑田家族代代相傳。
已知近似盌中,也有外壁刻飾瓣紋者。 這件作品應燒造於公元十四世紀下半葉洪武年間,其菱花樣
式在當時可謂盛極一時。
如上所述,新安沉船貨物中也有近似的歛口盌。至於外壁無
紋的例子,圖見前述 1977 年展覽圖錄展品 20 的彩色及黑白 公元十四世紀中葉,時值蒙古人統治中原的元代,龍泉青瓷
圖版,另外請見參考圖版 300,以及前述 2012 年展覽圖錄 和景德鎮窯口為迎合中國邊境以西客戶的口味,相應地調整
頁 116。新安文物中也有外刻瓣紋、內刻纏枝紋的歛口盌, 了各類精瓷的設計。該等客戶當時或旅居中國,或是收取中
圖見 1977 年展覽圖錄展品 107、108、109 及參考圖版 323, 國陶瓷禮物之人,或是對外貿易方。兩大窯址所採用的器型
以及 2012 年展覽圖錄頁 187。1960 年,龍泉大窯遺址曾出 當中,菱花式大盤為一例。元代景德鎮的菱花口大盤無瓣形
土一例近似的南宋歛口盌,其外壁飾瓣紋,圖見朱伯謙前述 弧壁;龍泉窯有瓣形壁之作,但為數甚少。龍泉青瓷博物館
著作《龍泉窯青瓷》頁 163 編號 134。衢州於 1974 年出土的 藏一例兼具菱花口和瓣形弧壁的元代大盤,圖見《中國龍泉
南宋墓葬文物中,有一例器型較小、光素無紋的近似盌,其 青瓷》圖版 120(杭州:1998)。但值得注意的是,其瓣形
斷代為公元 1274 年,圖見朱伯謙前述著作頁 167 編號 138。 不及是次拍賣的大盤棱角分明。時至元代末年,龍泉窯和景
大維德珍藏一例十三世紀晚期的近似盌,其外壁刻瓣紋,內 德鎮大盤皆以無瓣式設計的折沿盤居多。但大明一統江山
刻纏枝紋,圖見《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Celadon Wares》圖 後,洪武年間的製瓷業生機勃勃,兩大窯口亦再度燒造菱花
版 VII 編號 70(倫敦:1977 年版)。此外,大維德珍藏中還 口器物,並融入了與花口對應的瓣形弧壁。
有一例小巧光素的近似裂紋盌(D: 10.8),圖見《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Celadon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阿德比爾珍藏龍泉盤中,有若干體積較小的元代近似例(口
編號 PDF 252(倫敦:1997 年修訂版)。頗堪玩味的是, 徑 37.6 厘米),其盤心模印紋飾,圖見三杉隆敏《Chinese
埃及福斯塔遺址曾出土一例器外刻瓣紋的歛口盌殘片,圖見 Porcelain Collections in the Near East – Topkapi and Ardebil》
佐佐木逵夫發表的圖例,收錄於何翠媚編撰的《New Light 卷三編號 232(香港:1981);此外,新安沉船貨物中也有
on Chinese Yue and Longquan Wares》頁 330 圖 1(香港: 近似之作,圖見前述 1977 年展覽圖錄展品 117(口徑 33.6 厘
1994)。 米)。托普卡比宮珍藏一例明初刻花近似大盤(口徑 55.5 厘
米),圖見藤岡了一及長谷部樂爾合著的《世界陶瓷全集》
是次拍賣的極品龍泉青瓷之一,是一例明洪武龍泉青釉纏枝 卷十四之「明」編號 131(東京:1976)。但細看之下,是
蓮紋盃托(拍品編號 3003)。近似例中有一件大小相近的 次拍賣的瓷盤正是因為沒有額外的紋飾,其釉色之凝潤和形
洪武盃托,圖見《出光美術館中國瓷器珍藏》編號 612(東 制之清雅方顯得格外出眾。
京:1987);另一例於 1959 年在京都購入,於 2007 年 3 月
22 日經紐約佳士得拍出(拍品編號 291)。另一例形狀、大 同樣道理,拍品中的明初龍泉青釉大盤(拍品編號 3008)正
小相同的洪武龍泉盃托為倫敦大英博物館珍藏,圖見霍吉淑 是因為光素無華,方能突顯其器型之大、形制之雅和色澤之
(J. Harrison-Hall)著作《大英博物館藏中國明代陶瓷》(Ming 美。前述洪武盤的折沿有助於防止器物變形,但本例大盤的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頁 486 編號 16:62(倫敦, 直口不具任何緩衝作用,所以拉坯的力度須恰到好處,方能
2001)。大英博物館盃托的紋飾與是次拍賣的盃托一模一樣。 確保燒造成功。倫敦大英博物館藏一例形制、大小相仿的大
各例龍泉盃托的形狀和刻飾紋樣,俱與景德鎮洪武地層出土 盤,但該例刻有紋飾,圖見霍吉淑所著《大英博物館館藏中
的釉下彩繪盃托如出一轍。1994 年,景德鎮珠山東門頭出土 國明代陶瓷》編號 16:64(倫敦:2001)。作者在書中提到,
一例洪武釉下鈷藍盃托,圖見鴻禧美術館出版的《景德鎮出 因為窯燒時動輙彎曲變形,此類大盤極難燒造。她還指出,
土明初官窯瓷器》編號 17(台北:1996)。景德鎮出土盃托 這類特大瓷盤在西亞宴會上用作餐盤,由於體積碩大,盛滿
食物時格外沉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