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Sotheby's YAMANAK Vase Oct. 3, 2018
P. 15
TITLE CN
乾隆皇帝:
文士、詩人、藏家
HAJNI ELIAS ARTIST CN
SUB-TITLE CN
文士 ,歷經二十餘載,所涉之人,數目眾多,舉國震驚。見如上
述論,可知高宗奉行文治,先必求順其大統,是曰,縱使滿
乾隆帝,學養致深,善古知文,自東宮始,翰林院特派博學 腔文士情懷,無限神往,終也過不得那一面紫禁高牆。
2
名儒,苛教嚴授,寒暑不斷。 今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畫一幅
(圖一),繪一書房小景,內見弘曆著文士裝束,以芭蕉代 本文之概論,品詩觀乾隆,其人尚藝術、好文墨、精雅藏、
紙,靜心端坐,提筆沉思。其芭蕉者,十四文品雅珍之一, 尊古法,廣題御詩於各類珍器無數。究其所以,其之所為或
3
自古尤為文人墨客所鍾愛,象徵克己而修身 。 據傳,唐時 出個人品好,然又受皇權之禁固,故而為之,以立其國本、
懷素,狂草之大家,家道貧苦,遂取芭蕉練字,終有所大成 延其正統。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有展
。細觀此畫,一可見高宗以文人自居,二可見其尚學好求之 《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位》,余佩瑾於其文中論道:
精神。後乾隆東巡,駐曲阜,謁孔林,曾有言道,吾勤學 「藉由具體的鑑賞印記,可以瞭解乾隆皇帝把陶瓷當作宣傳
二十載,不曾有怠,為當世之文士。人若不懷文士之心,則 個人藝術品位和施政理念的媒介,其最大目的應該是想要藉
必庸俗無守,不可與以為任。 4 此粉飾搜求藏品的舉動,以建立個人的聖王形象」。 11
TXT CN
由此即見,乾隆帝,自以文士、詩人、書法家、鑑賞家而居
之。Frederick Mote 曾有論述,高宗文才,自信最高,居臨 1 Lothar Ledderose,〈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Imperial Art Collection in China〉
5
天下,眾之所朝。 乾隆以為,世之君者,若手握大權而心懷 ,《東方陶瓷學會會刊》,1978-79年,第43期,頁33-46;Jessica Rawson,〈The
Qianlong Emperor: Virtue and the Possession of Antiquity〉,Evelyn S. Rawski 及
仁德,可得四海歸依,繼若能尊學尚教,以文治國,則必可 Jessica Rawson 編,《盛世華章》,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倫敦,2005-6年,頁272
。
江山穩坐。
2
Harold Kahn,《Monarchy in the Emperor’s Eyes: 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Ch’ien-
lung Reign》,劍橋,1971年,頁144-67。
乾隆一朝六十載,於中華文史貢獻功過皆有,古今多有評論 3 Evelyn S. Rawski,《The Last Emperor》,柏克萊,1998年,頁435。
4 Frederick Mote,《Imperial China. 900-1800》,劍橋及倫敦,1999年,頁923。
。乾隆三十八年,高宗詔令,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
5 出處同上,頁922。且見 Hajni Elias,〈Qianlong. The Imperial Collector〉,《Arts
全書》,志將天下之書,盡皆收錄,共歷時九年,於乾隆 of Asia》,2006年,第2期,頁74。
四十七年成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其規模之大、納書 6 Jessica Rawson,前述出處,頁272。
之廣,實為罕見。然,乾隆為維其正統,又明諭旨,凡不利 7 James Legge,《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The Texts of Confucianism》,第3及
4部分,牛津,1885年,卷4,頁251。
大清之文字,或改、或禁、或毀,以致無數前人經典就此盡
8
顏子楠,〈乾隆詩體之變化:試析乾隆帝元旦七言律詩的寫作技法〉,《Ming Qing
絕,再不復現。《四庫全書》成書不久,乾隆又大興文字獄 Studies》, 2013年11月,頁371。
9
出處同上,頁375-7。
10 FOOTNOTE EN
出處同上,頁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