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Christies Alsdorf Collection Part 1 Sept 24 2020 NYC
P. 75
(圖2;館藏號TC376),該例題材不同,故此造像儀軌有別, 三例哈佛藝術博物館藏品:其一是一尊北齊或隋代白色大理
15
但其面部描寫的風格卻與本拍品格外相似。 與大英博物館藏 石雕坐佛 (館藏號1943.53.42), 其二是隋代灰色石灰岩觀音
20
佛像一樣,東京國立博物館藏菩薩也據銘文斷代為585年 立像 (館藏號1943.53.43), 其三是唐代灰色石灰岩菩薩跪像
21
(開皇五年),堪可作為本佛首斷代的線索。兩者產地雖無據 (館藏號1943.53.36)。 22
可考,但很可能出自河北或山西。
本尊原在廟中供奉時,其背後應有頭光或背光,圓形或蓮瓣
本佛首及其原作跟絕大多數早期佛教石雕和木雕造像一樣, 形的光環代表神祇身體煥發的光芒,以彰顯其神聖地位。(頭
原應飾以鮮艶的礦物顏料,橘黃、藍和綠色用於衣袍,衣物 光是指神祇頭後的圓形或盤狀光輪,以全身為背景的光輪則
紋飾鎏金,肌膚採用粉紅或白色,頭髮則以黑色或偶爾用藍 為背光,兩者皆為神祇標識。) 以本佛首的原像而言,此類
色呈現。(一般全像以液態石膏為地,其上塗施顏料。白色液 大型佛像的頭光或用石刻呈現,或繪於其身後的墻上。這種
態石膏既可確保石面平整,灰白底色也能使顏料益發鮮艷和 繪畫與雕塑相結合的形式,正是傳統佛寺的裝飾特色之一。
清晰;此外,礦物顏料所用的粘合劑,與液態石膏的粘附效 本佛首後腦的方孔為榫眼,當初應有凸榫與之相接,其作用
果亦比石面理想。) 本佛首的光毫並非雕刻而成,亦無鑲嵌 是將此像固定於墻身之前,或是固定身光。
蛋面寶石,所以應是在眉心彩繪而成。光毫常被誤稱為「第
三眼」或種姓標誌,其實是指佛眉間旋生的白毛,此眉間光 此佛首工藝精湛,且早於1925年已見於著錄,誠為中國佛像
相傳可普照大千世界。 16 中的扛鼎之作。它完美地詮釋了隋代的造像風格,一方面沿
襲了六世紀北齊雕像的傳承,同時也糅合了一些新的元素,
在早期中國佛教造像中,原有彩繪保存得最好的應是甘肅敦 標誌着一種全新的風格已然成形,並預示了唐代雕像風格的
煌莫高窟泥塑, 但山東青州龍興寺1996及1997年間出土的 崛起。本尊風格洗練,諸般細節雋永和諧,意在彰顯佛陀之
17
許多北齊和隋代雕塑,其彩繪和鎏金亦大致保存完好。 至於 意態安詳、神情悲憫。本佛首雍容清貴,若凝神觀之,對佛
18
西方收藏的唐代及更早期的佛教石像,殘留彩繪痕跡者包括 陀說法渡人之心、圓融無礙之境無不心領神會,此像之彌足
2017年在紐約J.J. Lally & Co.展出的一對唐代菩薩像, 以及 珍貴,於此可見一斑。
19
附註
1 詳見松原三郎所著《中國佛教雕刻史論》卷二之「南北朝後期‧隋」頁496 Wolohojian編著的《Handbook / Harvard Art Museums》頁35 (劍橋:
(東京:吉弘川文館,1995);祖沃德 (Wladimir Zwalf) 所著《Buddhism: Art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2008);李裕群所撰<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and Faith》頁287 (倫敦:大英博物館,1985);以及羅森 (Jessica Rawson) Tang Dynasty Grottoes at Tianlongshan>,詳見《Orientations》雜誌
所著《The British Museum Book of Chinese Art》圖106 (倫敦:大英博物 2002年5月卷34第5期頁50圖5 (香港:Orientations Magazine Ltd.);及李
館出版社,1992)。 裕群及李鋼編著的《天龍山石窟》第1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 詳見松原三郎所著《中國佛教雕刻史論》卷二之「南北朝後期‧隋」頁495 14 詳見雷氏與史氏2010年著作《Wisdom Embodied》頁96-98編號16。
,以及Theodore Allen Heinrich所著《Art Treasures in the Royal Ontario 15 詳見松原三郎1995年著作《中國佛教雕刻史論》卷二之「南北朝‧隋」頁
Museum》(多倫多:McClelland and Stewart,1963)。 497-498。
3 詳見松原三郎所著《中國佛教雕刻史論》卷二之「南北朝後期‧隋」頁
16 光毫又名「玉毫」、「白毫」和「素毫」,而光毫煥發光芒者一般稱為「眉
493-494。 間白毫相」。實際上,許多印度教神祇前額正中皆有第三眼,而佛教神祇
4 詳見雷蒂珀 (Denise Patry Leidy) 及史唐娜 (Donna Strahan) 等合著的 (尤以佛陀為然) 的眉心都有旋生之毛髮。光毫乃佛三十二相之一 (又名「三
《Wisdom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Sculpture in the 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相源自「相好」一說,「相」是佛身具足的三十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頁75-78編號9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二種殊勝特徵,而「好」是指佛的應身所具備的八十種微妙特徵。
康涅狄格州紐黑文與倫敦:耶魯大學出版社,2010)。 17 關於敦煌莫高窟及其雕塑的資料,可參閱樊錦詩著作《敦煌石窟》(香港:
5 詳見https://collections.artsmia.org/art/131/standing-bodhisattva-china 敦煌研究院與倫敦出版有限公司,2010);以及樊氏另一著作《The Art of
6 詳見https://collections.mfa.org/objects/13969。 Mogao Grottoes in Dunhuang: A Journey into China’s Buddhist Shrine》
英文版第一版 (新澤西州柏拉慕斯:Homa & Sekey Books,2009)。
7 眼部處理相若的東魏雕像,可參照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藏公元
18 在青州出土且原有彩繪和鎏金大致完好的北齊與隋代石刻造像,請參閱
543年石碑,圖見Alan Chong編撰的《Eye of the Beholder: Masterpieces
from 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頁180-182 (波士頓:伊莎貝 Lukas Nickel編著的《Return of the Buddha: The Qingzhou Discoveries》
拉嘉納藝術博物館,2003)。至於眼部描寫雷同的北齊實例,可參見位於太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2002);以及《山東青州龍興寺出土佛敎石刻造像
原的山西省博物館藏立佛像,圖見前述著作《中國佛教雕刻史論》卷二之 精品》 (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 / 北京華觀藝術品有限公司 / 山東青州市博
「南北朝後期‧隋」頁456-457。 物館,1999)。
8 至於飾圓碩穹狀白毫的東魏與北齊雕像,請見註7位於波士頓的伊莎貝拉嘉納 19 詳見J.J. Lally & Co.編撰的《Buddhist Sculpture from Ancient China:
藝術博物館及位於太原的山西省博物館藏佛像。 March 10 - 31, 2017》圖錄編號15 (紐約:J.J. Lally & Co.,2017)。
9 實例可參照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公元二世紀古犍陀羅 20 詳見喜龍仁 (Osvald Sirén) 所撰<Chinese Marble Sculptures of the
深灰石雕佛首,圖見Marjorie B. Cohn與Sarah Kianovsky合撰的《Lois Transition Period>,詳見《遠東古物博物館期刊》1940年第12期頁
Orswell, David Smith, and Modern Art》頁162-163、365圖錄編號331圖74 486-487圖版V b (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Max Loehr
(馬薩諸塞州劍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2002),另可參見https://www. 所撰<Aesthetic Delight: An Anthology of Far Eastern Art>,詳見
harvardartmuseums.org/collections/object/192167?position=1。 《Apollo》1978年5月新系列卷107第195期頁414-421 (另可參照封面及頁
10 詳見松原三郎1995年著作《中國佛教雕刻史論》卷二之「南北朝‧隋」頁 355圖片說明)。
491-492。 21 詳見Kristin A. Mortimer與William G. Klingelhofer合著《Harvard
University Art Museums: A Guide to the Collections》頁26編號20 (麻省
11 圖見https://www.harvardartmuseums.org/collections/
object/204428?position=0。 劍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紐約:Abbeville Press,1986)。
22 詳見喜龍仁著作《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12 詳見Dorothy W. Gillerman編著的《Grenville L. Winthrop: Retrospective
Century: Over 900 Specimens in Stone, Bronze, Lacquer and Wood,
for a Collector》頁78-79編號066 (馬薩諸塞州劍橋:佛格藝術博物
館,1969),以及松原三郎1995年著作《中國佛教雕刻史論》卷二之「南北 Principally from Northern China》卷2頁136圖版503 (倫敦:E.
朝‧隋」頁444。 Benn,1925);Gillerman著於1969年的《Grenville L. Winthrop》頁90-91
編號72。
13 詳見雷氏與史氏2010年著作《Wisdom Embodied》頁99圖77;Stephan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