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Christie's Fine Cinese Classical Paintings, May 31 to June 1, 2023 Hong Kong
P. 13
唐代是一個極為重視書法的國度,書法更是國子監六學之
一,“書法取士”成了學子們的標杆。就連唐太宗李世民都著
作了《筆法訣》。唐人尚法,就是歷史對唐朝書法最好的評
價。而由於皇家的信仰供奉,佛教典籍與儒家,道家經典從翻
譯,編纂,校刊,抄寫都有內廷指導參與,本件《大乘四法
經》,顯然就是受過良好書法訓練的書手所書,字體楷法謹
嚴,其用筆、結體技巧嫻熟,氣息高雅。細審其章法,縱有列 上:四法經;下:蘭亭序
而橫無行,字距不甚統一,往往開略鬆末尾則異乎緊密,有的
甚至幾個字排疊在一起,毫無間隙,這大約是為了完成每行固
定的自書或將整句抄完所致,在章法上有了生動的變化與節奏
感。書風楷法峻整,用筆遒勁有力,結構嚴謹有法,具有初唐
歐陽詢書法風格特點。
所用紙張為長安洛陽一帶官方所用細密打紙,纖薄均勻,未見
簾紋,光滑細膩,輕盈有韌,黃檗染黃,先接後寫,砑光上
蠟,緊密結實,當屬唐人寫經中紙張上品。
此卷《大乘四法經》抄寫於“佛授記寺”時,生動展現了唐代
皇家寺廟翻譯抄寫佛經的史實史料。黃卷璀璨與千年遺墨躍然
紙上交相輝映,歷經一千餘年歷史滄桑,保存完好,彌足珍
貴。從書法藝術上看是一件難能可貴的盛唐寫經的精品之作,
文獻上更是此經的最早譯本的母本,不僅是承載著盛唐博大開
闊氣象的文物,其背後的文獻價值、藝術價值、文物價值更是
不言而喻。更為佛門至寶。
參考:故宮博物院藏唐代宮廷寫經《善
見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