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2019 October Fine Chinese Paintings Hong Kong
P. 140

2848

                                                             YU MING (1884-1935)
                                                             SCHOLAR IN RED ROBE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with one seal of the artist. Annotation by Chu Deyi, dated 1929, and with one
                                                             seal of his
                                                             122 by 33.5 cm. 48 by 13¼ in.

                                                             HK$ 150,000-200,000
                                                             俞明  紅袍高士
                                                             設色紙本 立軸
                                                             褚德彝題識
                                                             題識:
                                                             圖中高幹直上,磥砢多節,不中繩墨,此莊生所謂「櫟以不材,終其天
                                                             年」者。樹下高士,古貌深衣,兀傲自喜;當為南郭子綦、温雪伯子之
                                                             流。頤光鏟跡在此寂漠區中,略領略冷澹生活,而滌煩畫筆能傳之,
                                                             尤不可及也。己巳夏五,褚德彝記。
                                                             鈐印:〈俞〉  「俞滌煩畫」。
                                                                 〈褚〉  「松窗」。
                                                             展覽:
                                                             香港藝術館,〈傳統與創新 ─ 二十世紀中國繪畫〉,一九九五年十月廿
                                                             七日至一九九六年一月十四日
                                                             新加坡,新加坡美術館,〈傳統與創新 ─ 二十世紀中國繪畫〉,一九九
                                                             六年四月廿五日至六月十五日
                                                             英國,大英博物館,〈傳統與創新 ─ 二十世紀中國繪畫〉,一九九六年
                                                             七月廿六日王九月廿九日
                                                             德國,科隆東亞美術館,〈傳統與創新 ─ 二十世紀中國繪畫〉,一九九
                                                             六年十月十八日至一九九七年一月十五日
                                                             臺北,鴻禧美術館,〈京華煙雲 ─ 民國初年北方畫壇〉,二○○二年十
                                                             月四日至十一月三日
                                                             著錄:
                                                            〈傳統與創新-二十世紀中國繪畫〉(香港市政局,一九九五年),圖版
                                                             16
                                                            〈京華煙雲  —  民國初年北方畫壇〉,(臺北,羲之堂,二○○二年十
                                                             月),頁81
                                                            〈聚英雅集二○○二年展〉特刊(臺北,鴻禧美術館,二○○二年十
                                                             月),頁 145
                                                             來源:香港蘇富比,二○○三年十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937
                                                                 「梅潔樓」藏
                                                             註:俞明最擅長古典人物,高士尤屬典型。他好繪歷史人物,以志節
                                                             高潔、特立獨行者居多,畫法上溯丁南羽、陳老蓮,近接蕭山任氏,
                                                             尤得法渭長、伯年,從中可見脈絡一貫相承。其氣息高古樸厚,蘊涵
                                                             於內,外貌則造型古拙,略近誇張變形,用色古豔,運筆如篆籀,在
                                                             技巧純熟中流露絲絲生澀,既富裝飾性,卻又不掩其古樸韻味,這種
                                                             注重構圖造型的視覺效果與文人氣息趣味巧妙共冶一爐,正是其人物
                                                             畫特點所在。
                                                             本幅乃上述風格的最佳說明。畫上無署款題識,僅鈐印,具海上金石
                                                             名宿禇德彝長跋,題於「己巳」,即一九二九年。這種處理手法也是俞
                                                             明作品的慣例。為他題跋者,主要出自徐宗浩和禇德彝之手。徐於舊
                                                             都,禇居滬上,從題跋者可略知該畫所成年份及地點。而禇德彝題跋
                                                             者集中在二十年代末,尤以一九二九年居多,本幅即其一,據此可知
                                                             乃畫家自舊京南歸後所作。
                                                             一九二八年,俞明寫有〈紅衣羅漢〉,自題曰一九二一年見丁南羽佛
                                                             像,「用筆如篆籀,如枯藤,古氣盎然……擬其彷彿」寫成。與本幅
                                                             相互對照,畫中奇樹與人物僅左右位置互換,羅漢赤足扶杖,側臉回
                                                             首。本幅紅袍高士則正面捋鬚,旁見奇樹高挺,分粗幹三枝矗直而
                                                             上,狀如曲突嶙峋,如披鱗載甲,極具變形呈裝飾性的效果,可見淵
                                                             源自丁南羽本,袛是誇張程度深淺不一。若再細析畫中人物及襯景,
                                                             在南羽老人法外,奇樹枝幹葉塊的造型更接近任熊,對照渭長代表作
                                                            〈十萬圖冊〉中山水林木的形貌,自可領略箇中關係。高士貌古,孤高
                                                             深邈,其尖削狹長的臉龐,配以寬袍闊袖籠罩形成碩長的體型,呈上

        138      SOTHEBY’S                       2848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