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19 October Fine Chinese Paintings Hong Kong
P. 40

黃曼士舊藏徐悲鴻、齊白石書畫精品 (編號2738-2742)
          Exceptional Works by Xu Beihong and Qi Baishi Previously from the Collection of Huang Mun-se (Lots 2738-2742)

        本輯源自星洲著名收藏家黃曼士舊藏。
        黃曼士與兄黃孟圭乃徐悲鴻藝術知音,識於微時,悉力扶助其藝事,對他在南洋廣受推崇尤起關鍵作用。悲鴻引二人為「生平第一知己」,拜為「大
        哥、二哥」,情誼之篤,自不待言。
        黃曼士(1890-1963),福建南安人,出身名門。一九二三年下南洋,時烟草業發展蓬勃,他任南洋烟草公司新加坡分行總經理,因而致富。他嗜雅
        藝、盆景,亦好蒐藏,集古今扇畫數百,有「百扇齋」之號。
        一九二五年,兄黃孟圭在歐考察,與留法之悲鴻結識,酷賞其藝,頓成莫逆。以官費留學之悲鴻不時被中斷資助,且不善理財,與妻蔣碧微境遇
        窘迫,得黃氏悉力支持,並托付其在星洲之二弟曼士相助,此亦悲鴻赴南洋之源起。
                                                             自此至四十年代,悲鴻多次往返星洲,皆寓黃曼士於芽籠35 巷之「江
                                                             夏堂」中。觀摩「百扇齋」收藏外,亦得以潛心作畫,畫馬之作尤夥,
                                                             遂得「萬馬奔騰江夏堂」之譽;油畫名作如〈放下你的鞭子〉等亦誕生於
                                                             此,令星洲成為國外集悲鴻作品最豐之地。黃氏為人胸襟豪邁,疏財仗
                                                             義,悉心照料徐氏生活食宿、提供畫具外,亦以其政商、文化界廣濶人
                                                             脈,為悲鴻熱心引介南洋僑領造像,賺取潤筆,遂令其聲譽更隆。兩人
                                                             友誼終身不渝,當悲鴻欲赴海外時,黃氏即慨助旅費;當悲鴻為抗戰辦
                                                             展募款時,黃氏即擔任重要贊助人;當兵臨城下,將淪陷之時,亦賴黃
                                                             氏將大批重要藏品匿藏秘密古井保存;當悲鴻驟然逝世,黃氏舉辦〈徐
                                                             悲鴻遺作展〉於星洲,以資紀念。
                                                             多年來,悲鴻贈黃氏昆仲作品精且夥,如為家人繪像、嘉禮、祝壽等,
                                                             形式多樣,中堂、長卷、匾額、對聯、扇面、油畫等,數量逾百。黃曼
                                                             士好庋藏,悲鴻不時從國內為其搜羅佳作,或從畫家索求,甚或轉贈個
                                                             人收藏,日後「百扇齋」之齊白石、任伯年書畫得譽收藏界,不無悲鴻
                                                             襄助之功。
                                                             本輯源自黃曼士舊藏,上具其藏印,部份乃悲鴻親攜往星洲轉贈,部份
                                                             乃於當地寫贈,其中包括一九五四年黃氏舉辦之〈徐悲鴻遺作展覽〉之展
                                                             品,俱屬畫家精心所出,題材多樣,精絶之甚,堪作各題材之代表者,
                                                             見証徐黃三十寒暑之深厚情誼。
                                                 徐悲鴻與黃曼士

            2738

        XU BEIHONG (1895-1953)                               註:一九三五年,徐悲鴻致函廣西省秘書長蘇希洵,提出前往當地遊
                                                             覽採風。是年底,他從南京啓程赴桂,居停南寧、桂林等地,舉辦展
        HERDBOY UNDER THE TREE
                                                             覽,與藝術界會面,獲當地各界人士熱烈歡迎。悲鴻對此地印象甚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framed                      佳,心情舒暢,並熱心當地美術事務,往後七年間多次往訪小住,更
        signed BEIHONG, dated 1937, with one seal of the artist, and one collector’s   在此買地置房,部分藏品亦存於此。他被當地秀麗風光深深吸引,其
        seal                                                〈南遊雜感〉中即有對各勝景如桄榔樹、陽朔等詳細描述,更有「山光蕩
        130.6 by 77 cm. 51⅜ by 30¼ in.                       漾,明媚如畫,真乃仙境也」之慨嘆。此情此景,為其筆下提供了不少
                                                             創作元素及新鮮題材,如極富代表性之灕江春雨、晨曲等。
        HK$ 5,000,000-7,000,000
                                                             本幅寫於一九三七年夏,若參照一九三六年所作〈榕樹雙牛〉,兩者尺
        徐悲鴻 放牧                                               幅、構圖甚類,可知源出自此。該幅上題「丙子夏日遊桂所見」,蓋是
                                                             年夏悲鴻復遊桂地,畫中巨榕,或為位於陽朔月亮山景區之老榕樹。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三七年作                                       該樹逾千歲,樹圍七米,高逾十七米,枝繁葉茂,綠蔭蔽日,覆蓋數
        款識:                                                  畝,極為壯觀。此異木奇觀為當地旅遊勝景,亦不少古今文人畫家好
        廿六年夏日。                                               吟寫之對象,悲鴻見之,或深受啟發,靈感頓生,遂引入畫。
        悲鴻再歸南京。                                              其筆下早有牧牛僮子題材,多以特寫出之,偏重人物及牛隻之刻劃描
        鈐印:「悲鴻」。                                             寫。本幅明顯將焦點置於幾近佔據全畫面之參天巨樹,粗幹虬枝,姿
                                                             如龍盤虎踞,層層綠葉,鬱鬱蒼蒼,密聚遮天;樹影婆娑下,僮子背
        藏印:「曼士珍藏」。                                           靠盤根虬枝,乘涼吹笛,牛隻飽餐後一旁卧地休息,畫面一片恬淡閒
                                                             適,或亦畫家在桂時心情之反映。在四尺整幅的畫面上,僮子僅高逾
        展覽:
        新加坡,維多利亞紀念堂,〈徐悲鴻遺作展覽〉,一九五四年二月十九                      寸,與巨樹比例差異懸殊,益顯古木氣勢恢宏,大自然不朽之生命
        至廿一日                                                 力,洋溢滿紙。
                                                             本幅下筆時維一九三七年夏,時剛離桂返寧,悲鴻對此新得畫題或甚
        著錄:
       〈徐悲鴻遺作集〉(新加坡,中華美術研究會、南洋美專暨南洋學會,一                      為愜意,遂復寫之,攜至星洲贈好友黃曼士,分享此行遊歷所得之佳
        九五四年),圖版8                                            構。
       〈徐悲鴻畫集〉(臺北,中華書畫出版社,一九七五年一月一日),頁108                    參考資料:
       〈徐悲鴻彩墨畫選〉(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六月),圖版41                       一九三六年〈榕樹雙牛〉可參見香港蘇富比,一九九一年五月,中國書
                                                             畫拍賣,編號59
                                                            「悲鴻星洲紀事」收錄於〈悲鴻在星洲〉,歐陽興義編著(新加坡,藝術
                                                             工作室,一九九九年一月),頁205
        38       SOTHEBY’S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