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2019 October Fine Chinese Paintings Hong Kong
P. 75
註:一九七三年,吳冠中獲委派作畫任務,沿途曾赴黃山寫生。畫家 妝輕抹,與雲海中的紅日相互呼應,山體益見明亮。畫上,點、線、
譽「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其絕險之梯、峭壁奇松,皆攝筆下,惟因 面交織互動,方與尖、疏與密、橫與直之對比和諧共存,豈非黃山勝
「批黑畫」事件,創作驟停,是次搜羅的素材未及衍生更全面的創作。 景「冠絕五嶽」之寫照!
越六年,亂局已靖,畫家遂再赴黃山等地寫生。山上景觀瞬息萬變, 畫家寫畢,甚感愜意,遂撰長文描述創作過程,惟相同構圖之作,日
時霧繞群峰,時烏雲罩頂,畫家苦未能一覽全豹,遂登西海大峽谷, 後似不復再見,或許〈日照群峰〉已臻極致矣!
以俯瞰角度寫群峰崢嶸競秀之貌。
有關本幅創作年份,有謂一九八三年,或八四年所出。今依〈吳冠中全
黃山山石崚嶒,其勢既層層拔上,又闊擴千里,畫家遂以綫條捕捉其
筋骨,以剛勁的山石垂綫對比海浪似的橫卧波狀綫,抽取山體具象的 集〉,訂為一九八三年之作。
形式美,手法與同年之〈黃山西海群峰〉速寫,如出一轍。惟畫家將構 參考資料:
圖擴至六呎鉅紙時,絕非機械式的放大,他以淡墨掃抹山脊,增強層 〈黃山西海群峰〉速寫可參見〈吳冠中〉吳冠中藝術回顧展畫冊(上海書店
次,跌宕之勢遂躍然紙上。素白石面上,紅、黃、綠彩點潑撒,皆淡 出版社,二○○五年九月),頁175
到黃山西海,一覽群峰,氣象萬千,氣勢磅礡,但如何捕獲這一覽無餘的整體感
受呢,煞費推敲。山、石、松……都是實的,視綫撞上它們,跌跌撞撞,便出不
了山谷,繞不過石頭,躲不開松樹,用油畫寫生試試,畫面往往局限在可憐的一
隅。鷹擊長空,騰飛於群峰之上,穿翔於群峰之中,盤旋於上、下、左、右,不
肯棲止。我試繫長纓追蹤鷹之視野,留下了綫之軌迹。運動中的綫凝固了,憑其
疏密構成體面,不足,輔以灰調伴奏,仍不足,撒潑彩點,增層次,鑿峰巒,圍
溝壑。峰者,尖突之形。尖,源於底座之寬。由寬入尖,或直截挺進,或轉折而
達,於是多種綫路組成迂迴跌宕之畫面。但總的趨勢是垂直感、上升感,因之遠
山橫卧,經、緯有意織太空。為顯身段體形之美,群峰淡裝,薄衫,透明露體。
畫面追求遍體明亮,惜墨如金,遠山幾抹色塊也為了幫襯其明亮。
日照只是點染光色之感染,紅日濃縮成半圓之點,其形式上的地位更比「太陽」
自身的概念重要。
── 吳冠中〈日照群峰〉
吳冠中筆下之〈黃山西海群峰〉速寫,可與本幅相互參照
FINE CHINESE PAINTINGS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