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Christie's London May 14, 2019 Important Chinese Jades
P. 44
蘇玫瑰 觀世音菩薩一般手持淨瓶或寶鉢,而本像則持一珠,殊為
佳士得國際資深學術顧問 罕見。據明代小說《南海觀音菩薩出身修行傳》(又名《南
海觀音全傳》)所述,海龍王三太子一天化身鯉魚巡海,
此尊觀音像小巧玲瓏,造型典雅。白玉瑩潤,精雕細刻, 卻誤入漁人網中兼送市場販售。能「觀察世間聲音覺悟有
連碧玉雙蓮座,美侖美奐。觀音神態自若,舉止閒雅,屈膝 情」的觀世音菩薩聽到其哀嚎,即喚脅侍善才帶一弔錢去
盤坐,一足收斂,一足半掩,下擺沿足疊捲。觀音雙手捧 市場贖回並放之歸海。海龍王為答謝觀音菩薩救子之恩,
珠,披帛沿肩垂拂,衣袂飄逸流轉,擺褶有條不紊,胸前 欲獻上夜明珠一顆,以照祂夜間誦經。適時素心暮道的
束結,上纏一帶。觀音無頭披亦無頭飾,散髮掛耳垂肩,髮 龍王孫女龍女聞得此事,遂自動請纓捧珠拜會觀音,更以
絲刻劃細緻,外型趨於簡約。此尊觀音像慈眉善目,謐靜 堅毅的求道之心獲其收為弟子,時刻陪伴在側誦經說法,
祥和,貫徹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形象。 普救苦難。此典故豐富了觀音的藝術形象,魚籃觀音便
是其一,提籃內有化身為魚的海龍王,惟取材夜明珠的作
本白玉觀音像造型可與德化白瓷觀音像相互比擬。大維 品,則寥若晨星。
德爵士藏一德化觀音立像,手提魚籃,面容及髮型皆與
本像如出一轍,背部印何朝宗款,見蘇玫瑰著,《Percival 然而,觀音連善才龍女的塑像造型也偶有出現,例如紐約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 - A Guide to the 佳士得2010年3月26日售出的一組十六世紀銅像,拍品編
Collection》,倫敦,1989年,頁97,圖版99。何朝宗乃德化 號1306,由龍女捧珠。善才龍女的故事家喻戶曉,屢成藝
窯第一名匠,瓷塑作品造型華美,廣為傳頌。據乾隆二十 術作品的珍貴素材,作於清代的《善才龍女寶撰》便是當
八年(1763年)修訂版本的《泉州府志》所述,何朝宗「善 中的表表者。
陶瓷像,天下傳寶之」,佳作屢成宮廷供器。
42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