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The Parry Collection Bonhams London November 2 2021
P. 110

Parry 氏藏銅胎畫琺瑯瓜瓣壺製作年代考


                                                          張榮
                                                       故宮博物院







           畫琺瑯是清王朝新興的工藝美術品,根據胎質的不同,分為銅胎                      書款,周圍繪粉色靈芝竹葉紋。壺下置八方形座及加熱小罐。整
           畫琺瑯、瓷胎畫琺瑯、紫砂胎畫琺瑯(檔案中稱宜興胎畫琺瑯)、玻                    體造型具有西洋風格,裝飾紋樣為典型的中國風格,為中西文化
           璃胎畫琺瑯、金胎畫琺瑯和銀胎畫琺瑯(亦稱銀燒藍)。銅胎畫                      合璧的器物。《清檔》記載,
           琺瑯是在康熙晚期於清宮造辦處燒製成功,之後有了其他胎質                       「乾隆四年,琺瑯作。五月十三日首領吳書來說,太監毛團交西
           的畫琺瑯。造辦處是清代內務府下屬機構之一,專門負責製造、                      洋銀暖壺一把。傳旨,照樣燒造銅胎琺瑯壺一對。欽此。於七月
           修繕和存儲帝后及宮廷需用的各項器物的機構。中國第一歷史                       二十一日太監毛團傳旨,要現燒造銅胎琺瑯西洋壺呈覧。欽此。
           檔案館保存的《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以下簡稱《清檔》)                     於本日首領吳書將銅胎琺瑯西洋壺一對持進交太監毛團呈覧,
           是內務府所屬造辦處記載日常承領各項活計的檔案,始於雍正                       奉旨,將壺靶上安溫都裡那石,其座腿上起線。欽此。於七月二
           元年(1723),迄於宣統三年(1911)。《清檔》中詳細記載了宮                 十九日首領李久明、催總白世秀將庫貯溫都裡那石一塊(重二十
           廷傳旨交辦各作——金玉作、匣裱作、琺瑯作等製作、承修物                       斤)持進交太監胡世傑、高玉呈覽,奉旨,此材料甚大,不必做
           品、室內裝飾等事項,並記述了年、月、日,交辦人職銜、姓名,傳                    壺靶,交啟祥宮畫樣呈覽,準時再做。其壺靶用碎溫都裡那石成
           旨內容,以及所做物品完成後由誰領走或進呈等過程。畫琺瑯製                      做。欽此。於八月十二日吳書、催總鄧八格將燒造得鑲溫都裡那
           作地除了清宮造辦處琺瑯作之外,還有廣州,俗稱「廣琺瑯」。清                     石靶銅胎琺瑯燒壺一對並原樣銀暖壺一件持進交太監毛團、胡
           宮造辦處畫琺瑯只在康雍乾三朝製作,大部分作品收藏在兩岸                       世傑呈進訖。」     2
           故宮。乾隆朝國力增強,在各項器物製作上投入的財力、物力、人
           力最多,故乾隆朝在瓷器、琺瑯器、玉器、金銀器、漆器、玻璃器                     「乾隆四年,琺瑯作。八月二十一日首領吳書來說,太監毛團交
           等的製作皆達到了歷史巔峰,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瑰寶。                          銅胎琺瑯鑲溫都裡那石靶暖壺一把(隨銅鍍金架一件),傳旨,
                                                             照此壺樣式再做琺瑯壺一對,壺肚做徑過四寸,俱用溫都裡那
           本文介紹的壺,銅胎,有盖,八棱瓜瓣式。高8.7厘米,長15厘米。
           在此之前,世人僅能從1935-36年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的                    石做壺靶,其架子仍做銅鍍金,足上鑲嵌溫都裡那石。先畫樣呈
           圖錄中看到此壺的一小幅黑白照片,今天我們終於可以有機會                       覧準時再做。欽此。於乾隆五年二月十五日首領吳書、催總鄧八
           認真端詳。壺流自腹部龍口伸出,把手上下飾龍首。壺內施淺藍                      格將做得鑲嵌溫都裡那石琺瑯壺一對隨原樣一件持進交太監高
                                                                       3
           色琺瑯釉。壺蓋八瓣形,明黃琺瑯上繪赭紅色山水人物小景和                       玉呈進訖。」
           折枝花草。壺口下方及圈足上方飾回紋。肩部裝飾八個如意云頭                      這兩條檔案傳遞的信息是,銅胎畫琺瑯八瓣提梁壺是乾隆四年
           紋,內繪人字鎧甲錦。腹部分別繪月季蝴蝶、梅蘭、茶花、芙蓉和                     奉皇帝弘曆諭旨按照西洋銀暖壺製作的,並製作了一對。故宮博
           表現春夏秋冬四季的山水人物畫。壺底白色地上繪夔龍盤成圓                       物院現存一對。另一個信息是按照這件中西合璧風格的壺又製
           框,內書藍色「乾隆年製」雙行楷書款。                                作了一對,但目前沒有看到實物。
           這件器形小巧、釉色溫潤、畫面完美的瓜瓣壺是乾隆朝哪年製                       第二,本文介紹的這件瓜瓣壺所繪圖案,與乾隆四年這件提梁壺
           作,製作的背景又是什麼呢?筆者爬梳了《清檔》,驚喜地發現                      的圖案(插圖2—4)除了花卉有些許變化之外,在繪畫風格上幾
           乾隆五年(1740)的一條記錄:                                  乎一模一樣,這三件壺很可能出自同一個工匠之手。

           「乾隆五年,乾清宮,五月初二日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高                      第三,款識的處理。乾隆四年銅胎畫琺瑯提梁壺的款識是藍色「乾
           玉等交銅胎畫琺瑯瓜瓣壺二件。傳旨,著配匣入乾清宮琺瑯器皿                      隆年製」楷書款,周圍繪粉色靈芝竹葉紋。(插圖5)而銅胎畫琺瑯
           一處。欽此。」    1                                      瓜瓣壺的款識風格與提梁壺一樣,只是改為夔龍紋(插圖6)。這
                                                             兩件壺的落款方式實際上是延續了雍正朝畫琺瑯的落款做法
           問題來了,短短三行字如何證明就是本文介紹的這件瓜瓣壺呢?
           且看筆者分析如下。                                         (插圖7—9)。乾隆朝早期的銅胎畫琺瑯還保留了雍正朝落款
                                                             方式,之後的乾隆畫琺瑯基本上只有「乾隆年製」和「大清乾隆
           第一,故宮博物院收藏兩件乾隆四年(1739)製作的乾隆款銅胎                    年製」楷書款和篆書款,款的周圍不再繪各種紋飾。
           畫琺瑯山水花卉紋八瓣提梁壺(插圖1),壺呈八瓣瓜式,曲線
           提梁,中間鑲嵌金星玻璃(又稱溫都裡那石),壺的腹部裝飾四                      第四,乾隆五年的檔案中為何提出「傳旨,著配匣入乾清宮琺瑯
           幅山水畫和四面花卉紋,壺底白色,正中書藍色「乾隆年製」楷                      器皿一處。欽此」。通過查閱檔案知曉,乾隆皇帝弘曆在乾隆三
                                                             年(1738)下令,將瓷器配匣集中存放在乾清宮。《清檔》記載,





           108  |  BONHAMS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