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Fine Imperial Porcelain at Sothebys Hong Kong April 3 2019
P. 26
姚黃魏紫漫爭妍
康熙琺瑯彩瓷,為清宮瓷器中最彌足珍貴、華艷妙麗 康熙一朝,歐洲教士抱著宗教熱忱到臨中國,帶來各
之作。先在景德鎮拉坯燒製,繼而於紫禁城御作坊加 式新奇西洋器物,以上獻聖祖,望藉此進宮傳教,擴
繪琺瑯彩,再次入爐燒成。有別於一般清瓷,瓷胎畫 展耶穌會的影響力,西方畫琺瑯器亦因而傳入清宮。
琺瑯製作嚴謹細緻,盡顯工匠畫師藝技功架,由清聖 聖祖對畫琺瑯深感著迷,起用遠從歐洲來華的畫琺瑯
祖敦鑑親賞,每品皆屬獨一無二之作。 藝匠,並引入西洋彩料,命宮中御作坊設法仿學照
造。清宮初製琺瑯器,依循歐洲當時流行的風格,
康熙皇帝乃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皇帝之一。他為滿族 於銅胎器上通體繪琺瑯,滿飾花卉紋樣,與色地的華
在中原奠定了國家統一的長遠基礎,為多元民族國家 麗鮮彩,形成強烈對比(參考大英博物館藏銅胎紅地
創造了發展經濟與文化的有利條件。康熙盛世,西方 畫琺瑯梅花盌,藏品編號1939,1014.1,也收錄於莫士
使節紛紛入朝。清聖祖天資聰穎,嗜讀古書,勤於政 撝,《御製》,香港,1976年,圖版10)。
務,重儒尊孔,後來接受西洋科技,學貫中西。縱然
藝術並非其器重之領域範疇,但聖祖對科學技術發展 首批於清宮內繪製的瓷胎畫琺瑯,與這些金屬胎器的
的愛好,讓他成為瓷藝創新的推手。 飾紋與用色非常相近。琺瑯彩料,除了銅胎,亦有使
用在宜興紫砂及景德鎮白瓷上。儘管景德鎮早已掌握
為鑽研科技,康熙皇帝於紫禁城內設立作坊,研製各 釉上加彩技藝,燒製五彩鬪彩等釉上彩器,但似乎沒
式科學儀器、創作多樣實用及裝飾器物。由於作坊鄰 有成為宮廷琺瑯作之藍本。初時宮廷作坊的琺瑯匠或
近其寢宮,聖祖能在創製過程中親作監督品評。造辦 為歐洲畫師,他們也許認為瓷身釉面光滑,難上琺
處統籌各大小作坊,儼然一所尖端實驗室,成為宮廷 瑯,遂要求御窰廠特製局部或全素瓷作加彩之用。北
畫師、工匠及技師,精心研發嶄新科技、手藝造工和 京故宮博物院藏之獨特瓶例,地施相近之胭脂紅色,
物料的場地。對於曉暢科學、以歐洲人為主之來華洋 乃素胎直接上彩,而非釉上繪彩之器,錄於《故宮珍
人,聖祖甚為歡迎,並召引進宮,藉此汲取西洋之科 藏康雍乾瓷器圖錄》,香港,1989年,頁98,圖版81
技新知、技藝與物料,以填補中國在此領域的空白。 。景德鎮應曾按御旨為清宮燒造外壁素胎無釉、內壁
24 SOTHEBY ’S FINE IMPERIAL PORCEL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