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CASA Bulletin 2022, 9(6) 增刊
P. 27
回忆敬爱的金士翱教授
刘志恒 MD
金士翱教授是武汉同济医院麻醉科创始人,于我,金教授是身边的伟人、引路人,是精神灯
塔。
我在1988年考入同济医科大学,就读的是第一届七年制研究生班。在大学一年级,我选修了
“交响乐欣赏”这门选修课,记得那是在一个傍晚,一位个子不高、儒雅的老人家缓缓走进大教
室,随即从录音机里流淌出德沃复克的《来自新大陆》,音乐播放之后,教授用富有磁性的嗓音
介绍交响乐的基本知识。那一刻,我的灵魂被音乐感召;那一刻,我记住了那位老人家就是来自
麻醉科的金士翱教授。
我们首届七年制研究生班采用的是严格的末位淘汰制,当时的规定是,即使大家成绩都不
错,也有一定的比例被淘汰,因此,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战战兢兢、紧紧张张往前赶路,
不敢有丝毫懈怠,也无暇了解学习以外的生活。这些“幸存者”到第五年是选择专业的时候了。出
生理工科家庭的我,当时受到ICU那种被仪器包围、仿佛在太空舱一般的神秘感吸引,希望选择
ICU专业,可是当时同济医院的ICU已划归大内科,也没有博士点,让我颇为犹豫,记得一位在同
济医院工作的亲戚指点道:同济的麻醉科很强,金士翱教授创办的麻醉科是全国最早的博士点之
一,ICU本身就是麻醉医生(后来得知就是我的导师田玉科教授在金士翱教授指导下)创办的,
麻醉专业是不错的选择。我蓦然想起当时给我们讲授“交响乐欣赏”的那位温文尔雅的教授,一时
间感到麻醉学与美妙的音乐和宁静的心境联系起来。就这样,冥冥中在金教授的感召下,我自觉
地走进了麻醉学科的殿堂。
作为田玉科教授的第一个硕士毕业生,我是与金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现在同济医院麻醉科主
任罗爱林博士一同举行毕业答辩,邀请刘俊杰教授担任答辩主席。我的硕士论文在学术内容广度
和深度上,与博士论文岂能相提并论,答辩前我心中的惶恐可想而知。没想到在答辩现场,金教
授对我的选题、设计以及相对较短的时间完成有质量的研究做出高度肯定,教授的鼓励令我终生
难忘。
第一届七年制研究生班因一路严格的训练,在整个同济医科大学留下良好口碑,毕业留校几
率也比较高,但不少同学未能留在自己中意的专业,我算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留在同济医院麻
醉科工作。在武汉举行麻醉学术会议,金教授常常带上我,并将我介绍给麻醉学界的著名教授
们,如孙大金教授、杭燕南教授、曾邦雄教授、余金浦教授、黄海波教授、况铣教授等等,介绍
的时候,金教授总是不吝夸奖:“这是第一届七年制研究生班的学生,他们英语都过了六级,专业
英语也不错,并且她是自主选择做麻醉医生的。”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医生感到很自豪。私底
下,金教授常常鼓励我多读原版书籍、练习口语和听力,学习地道的英语。96年,金教授伉俪受
到苗宁、魏华锋、钱晖三位博士的邀请,到美国进行为期20余天的访问,令我特别惊喜的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