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教授千古 - 1 (5)
P. 52
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张涤生院士(上海九院、中国“整复外科之父”)及
女儿、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相关区卫生部门领导等。
当张涤生院士向全场来宾致辞“我代表杨健同学的老师裘法祖院士、还有我本人,祝贺牙科集
团的开业并取得圆满成功”、当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致辞表示“希望这是一个中加合作
的典范”、当上海卫视主持人雷礼向全场介绍“嘉宾中还有专程来自武汉的杨健同学的老师金士翱
教授和毕爱华教授”、当上海九院著名的口腔正畸专家蔡中教授前来向金士翱教授敬酒并自我介绍
“我父亲是您的同班同学”、当上海音乐学院美声女高音姚双献唱普契尼歌剧咏叹调《我亲爱的爸
爸》, 这一刻,与老友张涤生院士重逢、与这么多朋友相聚,毫无疑问,金士翱教授和毕爱华教
授是很兴奋的、很开心的。
与其说这是一场盛大的开业仪式,还不如说这是一个学生南征北战 10 多年后向老师的学习汇
报。
上海的一草一木他是熟悉的,金士翱教授 80 高龄故地重游,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这里是他
战火中求学的地方、是他与妻子毕爱华相识相知相爱的地方、上海凤阳路(现长征医院所在地)
的中美医院是老大金毕出生的地方、这里是他结识恩师裘法祖和麻醉学奠基人吴珏的地方、这里
也是他随着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中美医院整体迁往武汉的出发地。
曲终人散,在前往上海虹桥机场送行的路上,我问金士翱教授“感觉如何”,他说“还不错”,我
听明白了,这是希望我不要满足、继续努力的意思。
由于身体条件不再允许他长途旅行,这也是金士翱教授和毕爱华教授最后一次回到上海。
家人般的情感
高潮终将褪去,生活回归平淡,我与金士翱教授的感情已经如同家人般的亲情,不可分割。
每年的春节和国庆节,就是我们团聚的日子。
他对我的生活和点滴进步都有兴趣了解,依然是那样指点江山,也时常回忆起他如烟的往
事,从上海到李庄到宜宾、从中德医学交流到麻醉医学的进步、从欧洲古典音乐到哲学艺术绘
画。他记忆力超群,就是一个百宝箱,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笔头记忆也是他多年的习惯,他为
了一个日期或者名字,四处求证,绝不留下模拟两可。他就是一个有趣的老头,在他面前我永远
都是一个小学生,显得那样的知识匮乏和阅历浅薄。他是那样的热爱医学事业,当他得知我的儿
女都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习医学的时候,他说“后继有人了”。
他 90 多岁了,还要与我进行德语对话,只可惜,多年不用,我的德语退步太快,已经无法跟
上他的节奏。每次都是谈天说地几个小时,兴致高昂,由于听力减退他就在小黑板上写,易于交
P a g e 51 |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