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D:\我的文档\Flip PDF Corporate Edition\09_自然易 电子书\
P. 215

在狱得正,故无敢折狱。
                  彖辞说:柔来而文刚,其何之谓也?一般认为,贲与噬嗑相
             综,噬嗑上卦离柔,来而文化贲卦的艮刚。“分刚上而文柔”则
             谓:分噬嗑下卦的震刚,上面为贲卦的艮,以与离柔相文饰,所
             以说“柔来文刚”,“分刚上而文柔”。
                  何谓“文柔”呢?所谓文,“弱且有据”之喻也,以阴柔应
             于阳刚且化以温和之德,故以“文柔”喻之。从大象而论,离火
             明于山下而无害,故弱而有道也。
                  为何有“天文”之说呢?所谓“天文”者,天象运行之规律
             也。从象而论,下卦为离,互卦为震、坎,离为日,坎为月,震
             为动,日月动于上,四时运转不息周而复始,有其规则可循,故
             谓之“天文也”。
                  为什么说“文明以止”呢?其从“离为明,艮为止”的卦象
             而来。所言“文明”者,即“天文既存,不彰不明”之谓也,或
             若天文得彰,即为“文明”。文者,道也;明者,可彰也。彰而
             得明,文明也。
                  那么,因何说“文明以止,人文也”呢?概其谓“天文得以
             彰明,非人不可以为也”,故天文得明,人文以出而止也。即唯
             有人类可以彰明天文之理,且人文出于天文,道律一也。故人文
             者,人之道也。
                  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即从天象的变化中,认识四时
             变化的规律,从中理解并认识人文运行的法则,彰明人文存续的
             道理,以此来教化天下万民。
                  所以,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自然易                    --  211/323 --                Sep. 2024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