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8 - D:\我的文档\Flip PDF Corporate Edition\09_自然易 电子书\
P. 258

彖辞——
                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
           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释义:涣,是亨通的。其因于坎刚来居于内且源源不穷,巽
           柔得中正于外而与上君同德同心。王假有庙,是说君王仍九王中
           正之位。利涉大川,是说乘巽木为舟,可以建立功勋。
           注  释——
                ①帝,天帝,喻指祖先。②逖,音 tì,远;或又有解作“警
           惕”的,认为不妥。
           总  论——
                风行水上,雾气升发,有扩散而为浮云之象,故授之以涣。
                象辞有言: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对此,荀爽
           解释说:受命之王,收集散民,上享天帝,下立宗庙也,阴上至
           五,承五为享帝。阳下至二,为立庙也。
                初六当涣之时,有“用拯马,壮,吉”之象。虞翻说:坎为
           马,初失正,动体大壮,得位,故拯马,壮,吉,悔亡之矣。承
           二故顺也。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九二失位,当涣之时,有“涣奔其机,悔亡”的现象。虞翻
           说:震为奔,坎为棘为矫揉,震为足,棘有足,艮肱据之,凭机
           之象也。涣宗庙中,故设机,二失位,变得正,故涣奔其机,悔
           亡也。动而得位,故得愿也。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六三失当,具有“涣其躬,无悔”的现象。荀爽说:体中曰
           躬,谓涣三使承上,为志在外,故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六四当涣之时,阴得正位,有“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
           夷所思”的现象。虞翻认为:谓二已变成坤,坤三称群,得位顺
           五,故元吉也。位半艮山,故称丘。夷谓震,四应在初;三变坎
           为思,故匪夷所思也。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Nature Yee               -- 254/323 --             Sep. 2024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