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科技與創新管理
P. 145

個案分享:英代爾公司(INTE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


                   INTEL 公司






                         楊哲安(2012)英代爾(Intel)成立於 1968 年的半導體公司,三位創辦人
                    Gordon Moore、Robert Noyce以及Andrew Grove都來自於快捷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當時他們是半導體資深經理人與工程師,不滿 Fairchild 高層
                    的保守營運態度,決定自立門戶,創立 Intel。2001 年 Intel,營業額高達 265

                    億美金,全球各地 83000 名員工,公司市值高達 2100 億美金。英代爾的成功,
                    不是卓越技術創新能力,而是正確商業模式與明智研發策略。
                         英代爾初期是以動態記憶體(DRAM)為主,七十年代末期轉向微處理器
                    (Microprocessor),八十年代個人電腦市場,成為微處理器領導。英代爾主導微

                    處理器市場,運用 Intel  Inside 行銷戰略,將品牌形象注入各種應用產品。半
                    導體產業因摩爾定律而興起,Intel 並沒有積極投入基礎研究,卻可以取得技
                    術領導地位。主要原因是 Intel 跨越製造與研發的鴻溝,採取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
                         Intel 在九十年代開始積極投入研發,2001 年的研發經費高達 38 億美金。
                    Intel 設置系統架構實驗室(Intel  Architecture  Lab,  IAL)、微處理器實驗室
                    (Microprocessor  Research  Lab,  MRL)、製程技術實驗室(Components  Research
                    Lab,  CRL)等三個研究中心,賦予不同的角色任務,採取不同的研發策略。這

                    三個研究中心剛好結合 Intel 的價值鍊,
                         分別專注於:市場應用、核心產品、技術研發等三大項,圖 3。


                         1.  系統架構實驗室(Intel Architecture Lab, IAL):Intel 希望主導產品架構
                             的發展,使得 Intel 的關鍵零件不可或缺。這個實驗室大量採取策略聯
                             盟,引進外部的知識與創新成果,Intel 也需要具備系統整合能力。IAL
                             與外部互動為促成發揮 Intel 影響力,這與 CRL 與外部互動為了取得
                             外部知識是顯著不同。


                         2.  微處理器實驗室(Microprocessor Research Lab, MRL):Intel 核心產品技
                             術,微處理器,是 Intel 研發資源主要投入,運作上類似中央實驗室。

                             Intel 仍然重視外部知識的取得與運用,例如 Itanium 64 位元微處理器
                             架構技術源自惠普公司,運用購併 DEC 公司的製程技術設備進行生
                             產。


                                                         ~  22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