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4 - 中国印书网印书订单
P. 204

我。首次提出疑惑,会如实相告;再三提出同样的问题,就有亵
             渎之嫌。被亵渎了,则不会如实相告。有利于坚守贞正之德。

             彖辞——
                  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
             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
             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释义:蒙,象征山下有险。遇有危险就会启止蒙念。蒙,是
             亨通的,这是由于其行为顺应天时与适合中正之道。不是我有求
             于蒙童,而是蒙童有求于我,这是志趣互相感合的关系。首次卜
             筮,坦然相告,因其刚健且中正。再三相求,便亵渎不敬了,亵
             渎不敬就无需相告,这是说蒙心被亵渎了。蒙的意义,在于培养
             贞正之德,这是圣人教化之功啊。

             注  释——
                  ①包,最早见于甲骨文,像腹中有子形。篆文改从勹(表示
             身有所包裹),从巳(表示已怀孕有胎)。“包”是“胞”的本
             字。后引申指“包好的东西”或“装东西的袋子”等,作动词用
             时,具有“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总揽,负全责、保证”等意
             义。在此取动词“总揽”之意。

             总  论——
                  所谓蒙,即山下有险,遇险而得蒙启,故授之以蒙。
                  初六失位,当蒙之时,有“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
             往吝”的现象。虞翻认为:发蒙之正,初为蒙始,失其位,发蒙
             之正以成三兑。兑为刑人,坤为用,故日:利用刑人矣。坎为穿
             木。震足艮手,互为坎连,故称桎梏。初发成兑,兑为说,坎象
             毁坏,故日:用说桎梏之应。历险,故以往吝;吝,小疵也。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当蒙之时,具有“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的现
             象。九二之蒙,为阴所包,故谓包蒙,上求六三得应,故吉;上
             应六五,故纳妇吉也;子承家业,上九之意也,且诸阴相应,故
             吉。


             自然易                    --  199/323 --                 Sep. 2024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