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4 - 中国印书网印书订单
P. 324

这些不同派别的宗教而言,其最高的教义是什么呢?也许可能是
             救渡普众于苦难吧;或者是宣扬“行善”并因此而得解脱。这两
             种表达方式虽然不同,却均符合《道德经》的经义。只是对所谓
             所得“解脱”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或现实利益的需要——这显然
             就是一个问题!其逻辑的悖论在于:神!又是谁创造的呢?
                  同时,我们注意到宗教与《道德经》两者间的差别,《道德
             经》坚持“无为”,而宗教不完全是这样,或者说被发展的宗教
             在实际效果上不完全是这样。此外对于宗教,我们还存在一些其
             他的疑问,比如:各教派之间为何存在矛盾甚至战争?这种相互
             排斥、相互征伐与杀戮的现象同其最高的教义是一致的吗?
                  从其善良的原始动机而言,这反到像是出世的样子;而从历
             史的记载看,又多表现为入世征伐的铁证。
                  实际上,教派之间的争斗比部族之间因为占领生存领地所发
             生的争斗还要残忍无情,因为教义的对抗是长期的和难于调和
             的。所以归根结蒂,其实质还是利益的对抗与争夺。仅就此一点
             而言,只要在现实中存在教派之争,我们就完全有理由否认其存
             在的价值,因为这种行为不仅仅违背了其教义,也违背了《道德
             经》所倡导的“无为”之主张,同时重要的是这种行为给无辜的
             民众带来了本不应该由其承受的种种痛苦和灾难。
                  可怜的信徒们,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有什么错误?他们到底
             破坏或损害了谁的权力和利益?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教义的
             号召下成了无辜的和不幸的殉道者!
                  还有可怜的民众,他们为什么要被卷入到矛盾、对抗甚至集
             团利益的战争中呢?谁对民众的这种牺牲负责?所谓邪恶是什
             么?所谓正义在哪里?如果私欲无法受到遏制、如果强权无法被
             消除、合法合理的天赋私权无法得到尊重和保护,天下则仍然是
             没有长期和平的天下,世界仍然充满着痛苦和灾难。
                  史实已证明:在某个特定时期,民众或信众越祈求和平,和
             平就越是遥遥无期;越渴望幸福,幸福就越是遥不可及。
                  这也正是宗教得以诞生的土壤,这也正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
             对抗与征伐的借口。在这个时候,真正的有利于民生的主张和呼

             自然易                 --    319/323 --                 Sep. 2024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