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搜索不全 126页英雄山南路
P. 10
第二篇 城市规划
南至旅游路,北到经十路,用地约5.6平方千 居之间”的风貌和传统商业街区形象,再现
米。千佛山是俯视泉城和风貌带全貌以及远眺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特色;三是将军
“齐烟九点”的制高点,它体现了人文与自然 庙-泉城路-泉城广场周边地区商业中心区,
景观的和谐。设计扩大千佛山公园和植物园用 以将军庙地方特色商业街区、泉城路步行商
地,将千佛山外围,沿经十一路以南,以千佛 业街为主体,在保留现有风貌的基础上,建
山东、西路范围内用地规划为千佛山扩建区; 设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商业、餐饮、娱乐设
植物园以西至玉函路规划为植物园扩建区。沿 施,恢复古城区内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展示
千佛山路两侧各规划40米宽绿化带,在经十 商业中心区的整体形象。通过以上三个片区
路至马鞍山路段、在历山路南口、广场东沟以 的综合改造和整治,建成“泉水、泉脉和园
东、山东大学南校区(千佛山校区)围墙以西和 林”“泉池、街巷和民居”“商贸、购物和
千佛山西路以南等地规划三块绿地,保持并强 娱乐”三片区有机结合的山水园林式的城市
化植物园的生态环境,增加广场东沟、广场西 中心标志区;四是大明湖景区及周边地区,
沟、羊头峪西沟两侧绿化面积。 古人早有诗句形容济南湖景的地位是“一城
泉城特色标志区位于风貌带中部,是风 山色半城湖”,所以这次规划特别注重了济
貌带的核心所在,东至历山路,西到顺河高架 南湖水的开发,真正把大明湖变成“城中
路,南至文化西路,北到胶济铁路,用地约9平 湖”。为了变成“城中湖”,规划将湖面向
方千米,以泉水为主题,以泉池园林景观区、 东扩展,在南北历山街的南北两端,通过架
地方传统历史街巷和商业中心区为主体,融 设桥梁的方式,将西侧大明湖与东湖水体联
“山泉湖河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 起来。在南北历山街中段沿街设立适量的商
构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生态良好、功能完 业店铺,并在原贺胜戏场区新建一座戏园。
善的城市中心标志区;环城公园以内的区域为 东湖水面扩大后,增设东南角的入口处,引
主城区,由于经济利益驱使,近十几年超强度 黑虎泉水入大明湖,改善东湖水质。在东湖
建设开发,使得部分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传 的东北侧,恢复历史上的水月寺,作为东湖的
统店面整片整片地消失,而大量的商厦办公楼 主体建筑,强化了大明湖对城区空间的开放景
蜂拥而起,造成古城容量失控,环境恶化。规 观作用,也激活了古城北部的历史文化景观。
划整合古城区的用地功能,减少开发强度,减 北湖市民文化区位于风貌带北部,是中疏
轻重置的功能设施。泉城路以北的功能整合以 的重要措施之一,重点建设东泺河东路、北园
芙蓉街到曲水亭街的保护整治为重点,严格按 大街、顺河高架桥、二环北路围合地区,面积
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坚决杜绝以开发代 约3.9平方千米,规划结合滞洪区及小清河改
保护的做法。在这个区域内有四个重要片区, 造,开辟40公顷水面形成北湖,与大明湖遥相
一是位于泉城特色风貌带和泉城特色标志区核 呼应。在道路上以清河北路作为进入北湖市民
心地带的黑虎泉-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泉 文化区的主要道路和东西主轴,从大明湖公园
城广场和珍珠泉泉池园林景观区,以泉水为主 内的北极阁至小清河方向开一条垂直于清河北
体,充分展示济南自然泉水特色和园林艺术, 路的南北向轴线,作为城市自然、历史文化轴
优化用地功能,完善商业、旅游、服务设施, 的北延,并加强古城区与市民文化区在空间上
形成泉城广场周围良好的建筑环境;二是芙蓉 的联系,使之与清河北路共同形成“十”字轴
街-曲水亭街传统文化保护街区,以泉水和府 的空间发展格局。北湖以南以文化休闲、商业
城传统民居为主体,体现“泉水串流于街巷民 服务为主,北湖以北以政务办公为主,该功能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