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小市民心聲---從盼望到失望
P. 48

選,馬勾出滿意名單,為防意外另填入劉宗榮、楊忠和和李建中等

                   三人,讓馬完全控制評審團。類似手法分贓,就衍生各種利益組

                   織,提供評審名單或與主辦單位串聯,南港弊案就是如此。


                         2004 年遠雄與日本竹中協力廠商,合組「台北企業巨蛋聯

                   盟」,後來遠雄獨吞,變更協力廠商,遭到評委反對,遠雄二次宴請

                   反對評審員,其中一位評委被發現帳戶多出 290 萬元,陳以借款排

                   除收賄,也以沒出席評審為由,檢察官以無對價關係宣判不起訴。

                         利用評審反對,然後收賄,再以不出席讓全案通過,就可以收

                   錢,再以無對價關係宣判無罪。這種以政府為核心,結合產官學衍

                   生的貪腐集團,可說漫延台灣,這些以教育英才為目的的大學,開

                   始紛紛成立學閥,在系統傳承下,一代接一代,久而久之,台灣遂

                   有司法幫、財經幫、交通幫、營建幫、教育幫…等學閥興起,台灣

                   人才選擇,無法避開學閥,政策擬定也以學閥為主,評審不是同事
                   就是學生,學閥主宰者不僅是名校,也是高官退休職場,像管中


                   閔、葉俊榮、甚至江宜樺都可能下台回到台大教書。

                         這種組織,馬執政來到巔峰,學者不再是「教授、解惑」而是

                   政府卸用工具。官員服務社會,也不是為國為民,而是為財團效

                   勞,以「獨董」賺取酬庸,台灣社會來到蔡上台,可謂滿目瘡夷。


                   三、蔡英文的治國思維



                   1、認識民進黨派系



                         2006 年游錫堃當民進黨主席,要求派系解散,派系轉入地下。
                   扁因涉入貪腐,被社會揚棄以致負債累累,2008 年黨主席選舉,中

                   研院長李遠哲感受民進黨主席競爭者,蔡同榮財力不足,辜寬敏年

                   事已高,因而勸進蔡英文,在陳明文、新潮流協助下當選黨主席。


                         民進黨內派系很多,可說黨中有黨。1986 年成立時,分「美麗

                   島」和「新潮流」兩系。2008 年扁下台,派系有三,陳水扁的「正

                   義連線」, 有羅文嘉、馬永成、許添財、吳秉叡、黃偉哲、鄭寶清以

                                                            45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