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7 - 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總)
P. 337

紅,讓他們母子走上了學佛之路,願他們母子今生道業有

                  成。



                  【又復皈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如是三世

                  一切眾怨。今日在六道中。已受怨懟者。願以佛力。法

                  力。賢聖力。令此眾生。悉得解脫。若於六道中。應受對

                  者。未受對者。願以佛力。法力。賢聖力。令此眾生。畢


                  竟不復入於惡趣。畢竟不復噁心相向。畢竟不復楚毒相

                  加。一切捨施。無怨親想。一切罪咎。各得銷除。一切怨

                  懟。皆得解脫。同心和合。猶如水乳。一切歡喜。猶如初

                  地。壽命無窮。身心永樂。天宮淨土。隨意往生。念衣衣

                  來。想食食至。無復怨懟鬥諍之聲。四體不為變動所侵。

                  五情不為塵惑所染。眾善競會。萬惡爭消。發起大乘。修

                  菩薩行。四等六度。一切具足。捨生死報。同成正覺。】


                    我們皈依三寶,祈願憑借佛、法、賢聖三寶之力使六道

                  眾生中已受、應受、未受怨對者都能罪消障除、解脫怨

                  對、身心安樂,能隨意往生天宮和淨土,最終發菩提心、

                  修菩薩行,具足四無量心和六度萬行,究竟成佛。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

                  造」。參加發願的人越多,心越誠,受益眾生越多,確實

                  能消除一定的罪業,能助眾生拔罪滅苦。但若眾生終不能

                  斷惡修善,懺罪悔過,則不能從根本上離苦得樂。




                    修行是自己的事,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只

                  靠外力不能究竟。能發慈悲心的大願,可使發願的人成就

                  無量功德,滅除了自己無量罪業。許多人都深有體會,尤









                                                          336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