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8 - 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總)
P. 338

以斷葷腥、持戒律者最為明顯,或惡疾消除,或與有怨懟

                  者的關係得以改善等等。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何者怨根苦本?眼貪色。耳貪

                  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細滑。常為五塵之所繫縛。所

                  以歷劫長夜。不得解脫。又復六親。一切眷屬。皆是我等

                  三世怨根。一切怨懟。皆從親起。若無有親。亦無有怨。


                  若能離親。即是離怨。何以故爾。若各異處。遠隔他鄉。

                  如是二人。終不得起怨恨之心。得起怨恨。皆由親近。以

                  三毒根。自相觸惱。以觸惱故。多起恨心。所以親戚眷

                  屬。亟(音急)生責望。或父母責望於子。或子責望父

                  母。兄弟姊妹。一切皆然。更相責望。更相嫌恨。小不適

                  意。便生嗔怒。若有財寶。親戚競求。貧窮之日。初無憂

                  念。又得者愈以為少。愈得愈為不足。百求百得。不以為


                  恩。一不稱心。便增忿(音奮)憾。是則才懷惡念。遂起

                  異心。故結仇連禍。世世無窮。推此而言。三世怨懟。實

                  非他人。皆是我等親緣眷屬。當知眷屬。即是怨聚。豈得

                  不人人慇勤悔過。宜各至心。五體投地。】

                    什麼是產生怨對之苦的根本呢?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對

                  色聲香味觸五塵的貪執,使我們無量劫來輪迴生死不得解

                  脫。我們都有父母、妻子、兄弟、姐妹等種種眷屬,這恰

                  恰是我們產生三世怨對的根本,一切怨對都是從親愛開始

                  的,若沒有親愛就沒有怨恨,若能遠離親愛,就能遠離怨


                  恨,若是兩個人各自在不同地方沒機會接觸,是無法產生

                  怨恨的,之所以能產生怨恨,都是來自於眾生間親近接觸

                  後,因為自己的貪嗔癡三毒煩惱而自尋煩惱,產生了怨恨

                  心。








                                                          337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