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04-7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四_顯果報第七之餘
P. 12

《新華大字典》解釋,「念」字是心思、想法。而「念」

                  字則是發出聲音來朗讀,而念佛法門的「念」就是心念的

                  念。當然,以念佛的方法來攝心,若能在念佛時不分心,

                  也是很好的修行方法。但在念佛之後還要作到每時每刻把

                  握住當下的一念心,不動邪念,不動邪念即是佛念。



                  明白了這個道理,精進持戒修行。念念覺悟,言行如法,


                  即為開悟。開悟是開始覺悟的意思,不是開天眼天耳。從

                  不信佛到信佛是第一次開悟,到開始守佛戒是第二次開

                  悟,到修六度萬行是第三次開悟,到證初果、二果、三

                  果、四果乃至一地至十地菩薩,直到成佛,有無數次的開

                  悟。惡由心起,善由心生,若不能令心止惡向善,攝伏其

                  心,修什麼法門,拜誰為師也出不了三界。




                  【佛在王捨城。又見一眾生。其舌長大。鐵釘釘舌。熾然

                  火起。終日竟夜。備受楚痛。目連問佛。此何罪報。今受

                  此苦。佛答目連。此人昔時。經作寺主。訶(音喝)罵驅

                  遣。客舊比丘。不與飲食。不同供養。以是因緣。故獲斯

                  罪。】

                    佛告訴目連,這個長著大舌頭,被鐵釘釘舌頭,又突然

                  被猛火燒焦,一日一夜萬死萬生的眾生,前世作人時曾是

                  一個寺院的寺主。經常訶責、嗔罵、驅趕在他們寺院掛單

                  時間長的比丘,不給他們飯吃,所以才有今天的果報。




                  【又有眾生。身體長大。頭上有鑊。熾然火燒。滿中烊

                  銅。從四面出。灌其身上。乘虛而行。無有休息。目連問

                  佛。此何等罪。今受此苦。佛答目連。此人昔時。作寺知









                                                           11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