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04-7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四_顯果報第七之餘
P. 13

事。檀越送油。不以分與諸客比丘。待客去後。乃分舊

                  住。以是因緣。故獲斯罪。】

                    又有一個身體長大的眾生,頭上頂著一口方形大鍋。鍋

                  內裝滿了熔化了的銅液,鍋下有烈火燃燒。熔化沸騰的銅

                  液從鍋四面溢出,灌在受刑眾生的身上。「乘虛而行」,是

                  哪裡沒有熔銅就往哪裡流,沒有停止的時候,劇苦無盡。

                  佛說這個人過去生在寺院裡作過知事,有施主送油來,他


                  不拿出來送齋堂給眾僧吃,因為有在寺裡掛單的過路僧

                  在,要等到客僧走後才送進齋堂。因作此罪,才有此報。



                    信眾送到寺院裡的任何東西,都是供養佛法僧三寶的。

                  無論常住僧和客僧都是僧,都有權受用眾生的供養,若分

                  別對待,即是罪過。所得果報觸目驚心。




                  【又一眾生。熾然鐵丸。從身上入。從身下出。乘虛而

                  行。苦痛難忍。目連問佛。此何等罪。今受此苦?佛答目

                  連。此人往昔。作沙彌子。盜眾園中。果子七枚。死入地

                  獄。受無量苦。余業未盡。故獲斯罪。】

                    沙彌子:男子出家受十戒者的通稱。



                    僅僅盜竊果園中七枚果子,先下了地獄受此極大苦,萬

                  萬年之後,重報盡了,還有餘報再等著他。比如,重重打

                  你一拳,你疼痛難忍,三天之內隱隱作痛。這「隱隱作


                  痛」就是一拳之後的余報。受此惡報,僅僅是偷摘了園中

                  的七枚果子,這對我們凡夫來說,簡直不可思議。然而這

                  是佛說的,不敢不信!《現代因果實錄》中「牙籤雖小,

                  不予不取」的故事,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12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