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10-38.39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十_菩薩回向法第三十八.發願第三十九
P. 15

又復皈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

                  救護攝受。令三界六道四生眾生。以今慈悲道場懺法。發

                  心發願。功德因緣。各各具足。功德智慧。以神通力。隨

                  心自在。



                  「病從口入」,是這張嘴錯把動物屍體當美味,才使身體

                  得了病;「禍從口出」,是看到自己不滿意的人和事就當面


                  或背後說人家,可能會因此給自己招來禍端。



                  簡體字的「禍」字,示字旁,示是別人能看到聽到的意

                  思。口內說了別人的是非,因此構成了「禍」。正體字

                  「禍」的右上邊是個張著嘴的口,裡邊有個舌頭在講話,

                  下邊是個張著的大口,裡邊又有個口,口中有口,非常形

                  象地比喻那些天天都在說是非的人。




                  這個「禍」字,是在告誡說是論非的人會給自己惹禍。我

                  們活到今天,因為口無遮攔,造下了數不盡的業。如不懺

                  悔,拔舌地獄必然有份。懺悔之後,再與人交談應當「有

                  話則說,無話止語」。修口,對修行人來說至關重要。無

                  話與人交流又不能走開時,心中可默念佛號,或背誦佛的

                  重要教誨,或背誦常用咒語,或心中參悟一個道理,使自

                  己的心常在三界之外的「道」上。




                  「心不在焉,視而未見,聽而未聞,食而不知其味。」這

                  是說人雖同大家在一起,心卻沒在這裡,去悟道去了,對

                  眼前的一切「見而未見」,聽到他們的說話聲卻不知道說

                  什麼,嘴裡雖然在吃飯菜,卻沒有顧忌飯菜的味道。到了

                  這種地步就與道相合了,以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






                                                           14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