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10-38.39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十_菩薩回向法第三十八.發願第三十九
P. 16

不自利之心事來事應,事去則空,心再回到「道」上去。

                  辦事不離修道,修道不離辦事,斷除染緣,心常清淨。對

                  於在家居士來說,不用擔心你的生意事業會受影響,恰恰

                  相反,因天地鬼神皆助修道之人,你的生意事業自會順

                  達,這叫「心不在焉」。能修到如此境界,就是無我。



                  金銀珠寶,心不貪戀;俊男美女,視而未見;




                  淫殺盜妄,清淨無染;無慾無求,無住無念。



                  永嘉大師《證道歌》裡講:「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

                  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證得實相

                  者,對一切都不執著,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生活在世

                  間,無事不懂。事來則應,事去則空,這叫「應無所住而


                  生其心」。果能如此,永嘉大師說:「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

                  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

                  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蘊浮雲空去

                  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絕學」,也叫無學。這個證實相的人已不需要再修學佛

                  法了,他已經畢業。「無為」看起來休閒自在,無所作

                  為,實際上他已經沒有任何妄想,不需要再修什麼道,學

                  什麼法,無為而無不為。達到無為境界的人,沒有他作不


                  到的事。因為他盡知法界真諦,證得了大自在、大智慧。



                  實相:實者,非虛妄議。相者即無相,法性各為實相。

                  《圓覺經》云:「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

                  土。」






                                                           15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