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06-9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六_解怨釋結第九之餘
        P. 35
     則一切功德化為烏有。天子一發脾氣,會死成千上萬的
                  人,取得勝利後,還會對俘虜施加酷刑,造下無量重罪。
                  無論身份貴賤,都會發脾氣,若不誠懺改悔滅罪,將來果
                  報來時,後悔就晚了。一切惡中無過此惡!
                  《眾經撰雜譬喻》裡講了一個阿耆達王(即阿闍世王)的
                  故事:阿耆達王雖然生前「立佛塔寺供養功德巍巍」,按
                  常理應該生到天道,但是在臨終時,因為侍者的扇子掉到
                  他的臉上,動了嗔念,於是轉世為蛇,後來向僧人求講經
                  法後才得以轉生天上。這個故事證明了佛說的「一念嗔心
                  起,百萬障門開」的道理。
                  【又復皈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
                  力。無量無邊自在力。受某等今日向四生六道。父母師
                  長。一切眷屬。懺意所結。一切怨懟。若對非對。若輕若
                  重。已起之怨。願懺除滅。未起之怨。不敢復作。仰願以
                  三寶力。同加攝受。哀愍覆護。令得解脫。某等從無始已
                  來。至於今日。以意惡業因緣。於四生六道。父母師長。
                  一切眷屬。起諸怨懟。若輕若重。今日慚愧。發露懺悔。
                  一切怨懟。願乞除滅。又無始已來。至於今日。依三毒
                  根。起於貪心。因於貪使。起於貪業。若幽若顯。盡空法
                  界。他所有物。起於惡念。我當取之。乃至父母物。師長
                  物。眷屬物。一切眾生物。諸天諸仙物。如是等物。皆念
                  屬己。如是罪惡。無量無邊。今日懺悔。願乞除滅。又無
                  始已來。至於今日。起於嗔業。晝夜燒然。一時一刻。無
                  暫休息。小不適意。便大恚(音會)怒。取諸眾生。種種
                  惱害。或加鞭杖。或復沉溺(音逆)。乃至驅迫飢餓。懸
                  縛幽系。如是嗔罪。無量怨懟。今日懺悔。願乞除滅。又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