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2018_borderless_teachers
P. 60
56
兒有親身參與、體驗各式社區活動的機 會;並藉由與生活環境互動的機會,幼兒 發展成健康的個體,又能在社會中與他人 一同生活、互動,並能體驗文化或創造文 化之精神(教育部,2012),實呼應杜 威所提出「從經驗中學習」。而新加坡 學前教育因校置宜的異質特色,或能啟發 學生對於學前教育在課程或教學上不同 的思維,如「榮升幼兒園」(Ascension Kindergarten)的遊戲學習課程,或「新 意元幼源」(Creative 0 Preschooler’s Bay)在課程與教學中實踐開放理念,以 及藝術教育的推行。整體來說,新加坡幼 兒園從 N1(2-3 歲)至 K2(5-6 歲), 依不同年齡層幼兒所展現能力的不同,規 劃與安排課程活動(如 N1 以感官經驗為 主的大單元教學及 K2 讓幼兒更得以自主 學習的方案教學),確形塑了幼兒園特色 外,幼兒在活動與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堆疊 經驗,無形培養出面對不同事物的能力, 此與國內推行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 綱》希冀培養幼兒帶著走的能力之精神內 涵,不謀而合。
地文化融入課程中的實際作法,藉以增豐 學生對於多元文化的認識並提昇其對多元 文化之知能,對於學生日後正式進入到職 場面對不同族群幼兒需規劃與設計適宜之 課程與教學活動,定有不小的助益。
3.「幼」注新泉
2.「幼」愛包容
而除了高等教育師資培育及學前教 育課程現況,點出師資培育國際化的重要 及兩岸學前教育相互競爭的態式外,少子 化浪潮衝擊了第一線幼教師,更凸顯了幼 教師資的培育勢將著重於讓學生畢業時能 以習得之專業知識與技能,在幼教相關工 作場域爭得一席之地;而透過海外實習的 經驗,相信除了能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將其所「驚艷」之處,注入教學方法與課 程中,使師資生之教學內容更為活絡, 並透過與幼教師實務交流過程,為國內學 前教育帶入新的觀點與啟發。而此也符合 本校校務發展願景及師資培育理念,對於 各縣市公私立學校推動課程與教學創新均 具有積極意義。同時,透過師資生自主學 習的規劃,了解新加坡幼兒教育與親子相 關產業的發展,相信除了能帶給師資生更 多的教學實務啟發外,對於本系畢業生也 能因相關訊息的分享而了解新加坡幼教工 作現況,使其對於幼教相關產業有高度的 關注與動機,並願意於畢業後投入相關工 作場域,以活絡就業市場,發揮幼教軟實 力。
幼兒園教師需掌握幼兒園是幼兒社 會化的重要環境,擔負讓幼兒透過學習, 走出家庭並進入在地生活的責任,此外, 多元文化是國家文明的重要資產。近年台 灣族群日益多元,以幼兒園中新住民族群 為例,幼兒家庭文化背景及需求日趨複雜 多元,且受到家庭社經地位及語言文化差 異等不利影響,往往造成新住民幼兒學 習落後之困境(徐明,2009;薛百靈, 2007;李明甄,2006)。面對這樣的情況, 學前教師是否已經具備足夠且成熟的多 元文化知能,來面對新住民幼兒所給予的 教學壓力以及對其主流文化認知的衝擊, 實為一挑戰。而以新加坡所在區域特性來 看,倘若能藉由至新加坡實習,使學生實 際了解東南亞國家文化及幼兒園現場將在
教學活動 ( 一 )
106 年度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大學辦理國外教育見習 課程及教育實習課程計畫成果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