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2018_borderless_teachers
P. 63

子化衝擊(教師需求下降)及學生組成多 元變化(新住民之子)的多重結構性挑戰 下,如何增進師資生的專業能力、教育愛 奉獻及國際移動力成為新的努力焦點。
再者,面對即將實行之十二年國教新 課綱,培養具備特色課程及空白課程規劃 能力應是師資培育重點之一。知識的複 合性本身與各學科的分化一直為教育培養 人才的主要議題,不論是從學科知識、 核心能力指標或者到現在的素養能力的重 視,皆是希望學生能具備適應社會、知識 移轉、技能運用的能力。於是,如何在學 科分化的學校教育中嘗試整合知識素養至 為重要,特色課程給予這樣的整合一個新 的機會,然而亦是教育現場教師的一大挑 戰。本計畫預計以學系結合方式,組合師 資生不同教育專業科別,培訓師資生跨科 別特色課程或空白課程之規劃能力。
因此本計畫之理念為開拓師資生勇敢 跨界見習多元文化與教學場域機會,以增 進多元文化理解及建構東南亞社會網絡 資本。並且結合不同教育專業科別之師資 生,培訓其規畫 / 實踐特色課程、空白課 程的能力,成為在全球化變遷與教育體制 更迭下仍準備充分的教師。
本計畫旨在辦理師資生跨域參訪、移 地見習課程學習及特色課程研討與實踐, 進而尋求提升師資生國際交流和移地學習 經驗,以期瞭解教學之國際趨勢,掌握各 領域教育學科之國際學術脈動、擴展國際 視野和跨文化體驗,提升國際學涯並增加 師資生的國際移動力。
經由國外見習課程規劃之教學見習觀 摩、特色課程教學演示、教育文化交流分 享與省思座談,讓師資生深入瞭解不同國 情、不同文化下之教材教法、教學、班級 經營與校務行政實況,藉以激盪出師資生
對本身教學知能的反思與進化需求,提升 個人教學素養上全方面皆符應當前國際教 育思潮與兼容多元文化之實質能力。
本計畫之目標在於除了增進師資生之 專業素養外亦強調多元文化融合理解,以 下羅列計畫目標並詳述之:
1. 加強師資生國際適應 / 移動力與累積新 南向社會資本
安排師資生至新加坡見習 15 天,見習參 訪學校包括德明政府中學與南洋理工華文 教研中心,於以上兩間學校見習相關科別 教師之教學之外,並適當前往周邊大學、 教育學院等進行參訪觀摩,以了解相關學 制、體制,並多方建構在地學校網絡之社 會資本。
2. 增進師資生跨文化理解力與教學場域觀 察與反思
安排師資生於德明政府中學進行見習 觀摩,並且輔以各式見習觀摩、教室觀察 與記錄單,增進師資生於多元文化之教學 場域中觀察敏銳度,並且記錄見習反思。 國外見習期間更輔以安排跨文化教學場域 之講座以加強師資生之跨文化理解力及教 學反思性。
3. 提昇師資生教育專業實踐力與強化群我 素養整合
安排師資生於台灣先行準備、設計整 合式群我素養相關特色課程,嘗試於海外 見習期間的課堂或者社團活動進行教學演 示,或者以教學服務志工方式進行。期許 師資生於課堂觀摩見習之外,更能於跨文 化教學情境中進行教學實踐,強化跨科際 結合之統合素養能力。
國立彰化大學: 群我素養整合-新加坡教育見習計畫
59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