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宗教的式微与复兴之路
P. 6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宗教变化是社会变化,会带来社会不安。八十年代曾有新加坡
               学者报告,新加坡的教师,40% 是基督教徒,而担忧这会带来社会不安。

               再者,华人传统宗教的萎缩,直接冲击了华人对自身文明与身份上的认同。 同时,宗
               教身份的变化具备重新构建华人世界观的能力。这些社会人文因素都值得大家关注。


               前路在何方?

               承认问题,分析问题,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寻求解决方案。可能我们还需要一段时
               间摸索出一套真正可行的策略,但以目前实际参与佛教运动者的经验,大略可凝定以
               下几项重点工作:

                   1.     儿童教育

                          佛教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毋需重申,然而至今仍有众多佛教寺院团体因种种原
                          因无法展开儿童佛学班。至于有办佛学班者,也面对学童流失、师资流动、
                          缺吸引力等问题。因此,如何普及化儿童佛学教育;如何提升其吸引力;如
                          何培训与巩固师资;如何选择一些成功的例子来复制等,成了当务之急。

                   2.     群众教育

                          群众教育的范围广泛。直接的弘法、课堂式的授课、各种礼仪、修持、文娱
                          活动等,都是群众教育的一部分。

                          直接弘法方面,过去常听人说佛教缺乏弘法人员,今天的情况并非缺乏弘法
                          人员,而是缺乏场合与听众!问题何在?值得探讨。

                          媒介方面,目前有许许多多的高科技通讯媒体,乃至有  Norbu  等可应用来
                          传播佛法。佛教如何善用这些新媒体来加强其影响力?佛教界是否已做好准
                          备?

                   3.     仪式创新
                          这项研究的一项成果,是印证了放弃华人传统信仰的其中一个主因,是当事
                          人对华人传统仪式,尤其葬礼的不满乃至反感。

                          佛教界如今要认真考虑,如何使佛教葬礼更庄严、清新、安详,  更能被现
                          代人接受。

                          除了葬礼,更要考虑如何推广佛教婚礼仪式 。

                          凡宗教必有仪式,仪式必有其文化历史、社会环境等背后因素。如何应时应
                          地, 重塑传统仪式使其更能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更能吸引现代人,是重点
                          工作之一。

                   4.     生命关怀








                                                            V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