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Dong Zen Magazine125
P. 21

支持的人當選了,我很歡喜,他沒有當選,我就不歡喜。甚至吃飯吃得好,
         就吃得歡喜,可是做工的人,煮飯、煮菜的人煮得那麼辛苦,他未必感到
         歡喜,要能「皆大歡喜」是很不容易的。
           平時做人處事,應該注意要讓大家「皆大歡喜」。不能有人歡喜,有
         人不歡喜;或者我歡喜,你不歡喜,必須「大家歡喜」。到了過年的時候,

         家家戶戶都要圖個吉利,就更要「皆大歡喜」、「大家歡喜」,彼此見面
         都要說聲「恭喜恭喜!」這一個「歡喜」,是很重要的。
           佛教也提倡「皆大歡喜」,例如聽聞佛法,聽了以後「皆大歡喜,作

         禮而去」。所有佛經前都有「如是我聞」,最後都是「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或者佛陀說法時,大眾同聲「願樂欲聞」,最後「歡喜踴躍。信受奉行」,
         說明佛教提倡人人要有禪悅、法樂,所以「皆大歡喜」很重要。




         問:講到「歡喜」,不禁讓人聯想到佛教的彌勒菩薩。彌勒
         菩薩又稱「歡喜佛」,原來是釋迦牟尼佛的補處菩薩,何以
         他與娑婆世界有化跡的因緣呢?

          答:歡喜,是源自於佛經,彌勒菩薩也稱「歡喜佛」,因為人們一進山門,
          就看到他笑嘻嘻的迎接你,把歡喜帶給你,所以一個「歡喜」,意義就很

          大了。

                                                                    東禪佛教學院月刊 1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