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Dong Zen Magazine128
P. 6
語言的因果
人與人之間,語言是最直接的溝通工具,也是最直
接的感受。《無量壽經》載:「粗言自害害彼,彼此
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彼我兼利。」另外也說:
「若人生世中,口常出刀劍;由此惡說故,常斬於自
身;若讚於惡人,毀謗賢善者;由口生眾過,定不受
安樂。」這都是在說明語言表達的重要。因此,言談
之間,語言的修行是一門大學問,不能不重視它的因
果關係:
第一、以言媚人者,人輕之:一個人一昧用語言奉承他人,以諂
曲的態度獻媚他人,只會給人看不起,遭致他人的輕視。像唐朝媚臣
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千年至今,仍為人所棄;清朝和珅,儘管言語
討喜,百年之後,也只留下「弄臣」之名。
第二、以言誘人者,人罵之:用語言誘騙他人上當,像人蛇集
團、不法的職業介紹所,或誘騙少女,或誘拐年輕學子變壞,走上歧
途,必定引起大眾的唾棄,咒罵不仁義、不道德。
第三、以言勵人者,人敬之:所謂:「與人善言,暖於布帛;
傷人之言,深於矛戟。」能贈人善言,給人勉勵,給人鼓舞,可以助
人上進,增添信心力量,必然會得到尊重敬意。反之,若處處譏訕他
人,就好比矛戟,傷人甚深。
第四、以言慰人者,人愛之:《維摩經》說:「弟子眾塵勞,隨
意之所轉。」對於不同性格人,就要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尤其能對苦
4 東禪佛教學院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