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Dong Zen Magazine127
P. 19

無論外面的環境如何改變,我們的心都處於無諍三昧,能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不想名聞利養,不與任何人爭,當下就是莊嚴自己內心的淨土。
              什麼是內心的淨土?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我們內心的

          莊嚴,我們不能只用外在的物質,如車子、房子、衣服來莊嚴自身,而是
          要讓身心徜徉在法樂與輕安裡頭,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富貴,進而把佛法、
          法喜和安樂散播給別人,讓大家都能跟我們一樣法喜安樂,便是財施、法
          施、無畏施的最高境界了。

              人生走到最後,也都經歷過榮華富貴、悲歡離合、最後不過是「也無
          風雨也無晴」,那麼在有限的生命裡,究竟要住在哪裡呢?住在清浮淨無
          我之心。人世間壽盡的時候,帶著感恩、未來和希望不留遺憾,乘願再來。
              佛教徒要做到問心無愧,留下福德、正命、正業,讓後人學習、讚歎、

          緬懷。人生不要到晚年還空留遺憾,就像佛陀一樣,數千年來,他那清淨
          的法、如實的法、無我無住的法、純淨與純正的法,如同陽光、燈火照拂
          著一切眾生,引領著眾生朝向光明的佛道而行。這都是我們學習與追隨的
          目標。


                                                            文 / 覺誠法師

                                                                    東禪佛教學院月刊 17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