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Dong Zen Magazine127
P. 23
飯後唱誦〈結齋偈〉,將食用這頓飯的功德回向給施主,祈願他們都
能幸福安樂。
問:在家中學佛的人,吃飯以前,要如何祈願?
答:在家學佛的人,吃飯前,可以稱念〈供養咒〉,這是一種方式。還有
一種,稱念「願修一切善,願斷一切惡,願度一切眾生」。也有的念「供
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或者稱念國際佛光會每一次集
會都會念的〈回向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
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也很有意義。
問:一個人在祈願的時候,應該用什麼心態來祈願?聽說有
人在祈願時,因發出的心意不真誠而鬧出笑話。
答: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趣聞。有一位信眾過生日,找來一位法師到家裡替
他誦經祈願。當法師誦完經後,便向諸佛菩薩祈願,趁此也幽了他一默。
法師說道:「南無遠方菩薩啊!請您光臨這裡,有一位施主今年六十
歲過壽,請您要瞭解他的心意啊!他希望您能賜給他富貴,讓他能升官發
財。遠方的菩薩,您聽到我講的話了嗎?」
這個信徒聽了,覺得不大對勁,拉拉這個法師的衣角說道:「欸!師父、
師父,你怎麼找遠方的菩薩?距離這麼遙遠,他怎麼聽得到?你找近處的
菩薩不是比較好嗎?」
這時候師父就說:「近處的菩薩?我怕他知道你為富不仁,平常不做
善事,而不肯來加被你啊!遠方的菩薩,距離很遠,不知道你做過的事情,
還有可能幫你的忙。」
法師的幽默,為的是讓這個信徒知道:自己平時不播種,怎麼會有收
成呢?沒有實在的做功德,沒有實在的做善事,光求菩薩保佑是很難相應
的,是不合乎因果法則的。就好比一顆沉在水底的石頭,我們一味地祈求
東禪佛教學院月刊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