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Dong Zen Magazine136
P. 26

家人和信徒之間,能夠彼此互添油香,這是多麼美好的互動因緣。


           問:聽說過去阿難尊者曾為了供養的事,遭到他人議論?


           答:有一次,信徒們發心做了一些粑供養僧團,僧團裡的大眾吃不了這
           麼多,於是推派年紀最輕、最有人緣的阿難,負責去分送給附近的信徒享
           用。當他分送到一位年輕女孩的面前,剛好兩個粑黏在一起分不開,只好
           兩個一起給,結果招來一些閒話,認為阿難尊者喜歡她,所以給她兩個,

           其他人都只有一個。因為大眾人多,分配不均難免會遭來一些不當的譏
           嫌,所以平等施是很重要的。
             過去大迦葉和須菩提兩位尊者每天出去托缽,接受大眾的供養,這兩
           個人在僧團裡很有特色,一個是乞貧不乞富的大迦葉,一個是乞富不乞貧

           的須菩提。哪一家貧窮,大迦葉就來了,為什麼呢?大迦葉認為這一家這
           麼貧窮,就是因為過去沒有布施,所以他現在要來接受布施,希望讓這一
           家富貴。須菩提卻認為對方已經那麼貧窮,何必再增加他的負擔,要來
           向他托缽呢?於是他專找富有的人家托缽乞食,這樣就不會造成對方的困

           難,所以他是「乞富不乞貧」。
             佛陀知道了,於是告誡他們的心都不均平、心不平等,乞食應該要「次
           第行乞」,所謂「次第」,就是沒有選擇、不論多少、不揀擇精美粗糙,
           吃到哪一家,就是哪一家,這才是如法的平等施。





     24  東禪佛教學院月刊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