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Dong Zen Magazine136
P. 4

自我雕琢




                   《三字經》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其實,
               人如玉石,也是要不斷地與朋友互相切磋、琢磨,尤其要不斷地自我
               雕琢,才能愈來愈圓融,愈來愈成熟。如何雕琢自我,有四點意見:
                   第一、智慧要能開發:智慧不是口裡說的,也不一定是記在書
               本上;真正的智慧是在自己的心裡,開發自己心地的智慧,佛教稱為
               「明心見性」。心地的智慧一開發,「大圓鏡智」一現前,宇宙間的
               形形色色、森羅萬象無有不明。智慧不同於世智辯聰的知識,所以智

               慧不從外求,而是要從內心去開發。一個人有了般若智慧,就能明白
               真理。
                   第二、性情要能調和:有人的脾氣很大,他說我生來就是如此;
               有的人生性懶惰,他也理直氣壯,認為我天生就是這樣。甚至有的人
               貪欲心強、有的人好與人鬥;不管如何,性情不要有太多的暴力、太
               多的意氣用事,或是過於任性與情緒化。我們要透過後天的雕琢、修
               正,讓自己的性格變得和諧,才能見容於社會。

                   第三、處事要能樂觀:人際相處,難免會遇到不如己意的人。有
               的人稍有不順,就灰心失望,認為我不需要交你這個朋友,我不必要
               再做無謂的努力。其實,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應該帶著樂觀
               的心情,不能對人要求太多;你嫌他不好,就是因為他不如你,如果
               你能慈悲一點,反過來幫助他,一切都會改變。所以,只要我們用樂
               觀的心情處事,人生會變得更美好。
                   第四、德行要能健全:人我相處,必須靠道德來維護,道德觀念
               有多重,人格就有多高;以道德節義與人交往,則品德自然清高。所



       2  東禪佛教學院月刊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