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電子書- 科學傳播 群英匯聚
P. 112

至公民參與科學的角度,過程中總會有認知與實作上的理念



                   衝突,因此計畫辦公室扮演非常重要的協調角色。






                         科學家以實驗為研究導向,傳播媒介則以效果論天下,


                   如何融合彼此觀點,並且聚集足夠的智庫平台,也是科學知



                   識管理的重要基礎。蒯亮指出,國科會(現科技部)以往主


                   導科學傳播事務是科教處(現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但科



                   教處在權責與定位上,又跟科學傳播的角度不太一樣。整個


                   計畫承辦人,甚至是科技部的領導者,對這方面的看法、意



                   見、支持度,都有相當的差距,所幸關尚仁老師帶領團隊長


                   期不斷與公部門溝通與磨合,例如說服科技部、教育部與文



                   化部共同推動,在每年的金鐘獎設立《科學節目獎》(現為《自


                   然科學紀實節目獎》),也因政策的推動,才有機會讓大眾更



                   重視科學傳播。






                         蒯亮強調,任何一項專業的成長,必須跟著專業的社群


                   走,整個大環境從大眾走向分眾、小眾,數位匯流也帶動自



                   媒體的成長,以往科學傳播的推動,有大眾媒體的支持呼應,


                   登高一呼馬上效果顯著,如今分眾態勢已明,要立竿見影實





                                                           112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