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国学校本
P. 32

第二章



                                               义





                  东汉刘煕撰写的《释名》是一部专门探求汉语语源的字书。《释名·释

            言语》中解释说:“义者,宜也,制裁事物使合宜也。”唐代韩愈说:“博爱之

            为仁,行而宜之之谓义。”所以“宜”是心意或行为适宜、合理的意思。

                 义,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具体来说,在社会生活中做人忠

            直,行为正义,办事合乎公正、热心公益、顾全大局等都是符合义的要求的。

            在儒家学说中,义在五常之中居第二位,仅在仁之后。




                                              义者宜也

                义者,宜也。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当如此,却那事合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

            为之,则无不利之有。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译文

                义就是适宜。君子见到这事应当如此,那事应当如彼,只要处理得当而

            去做了,就无往而不利。

                                                解读

                 这段话是说,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不因事而就

            事,而应根据这件事是否适合义来做,如适合“义”的精神,便无不利于

            自己的行为发生。应该说,这对我们学习和实践义这一高尚品德具有指导性





                                                25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