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国学校本
P. 8
国学常识
1、为什么用“华夏”代指中国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不成》,“华夏蛮貊,
罔不率俾”。据《尚书正义》解释,“冕服华章日华,大国曰夏”,就是说
服饰华采之美为华,广阔的疆界与和雅的礼仪为夏。
华夏是中国的古称。先秦时期,黄帝的后裔先后华建立了夏朝、商
朝、周朝,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学合,正式形成了华夏族。前 221 年,
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于是始皇帝确定自己的族
为华夏族。汉代确立以后,将族名由“华夏”改为“汉”。华夏也指华夏
族所居住的中国的中原地区后又指中国全部领土,遂成为中国的古称。
2、“炎黄子孙”如何而来
“炎黄”指的是炎帝和黄帝,他们们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两个部落
的首领。炎帝姓姜,黄帝姓姬,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
炎帝就带着部落和黄帝的部落合并,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后来,他们又
和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大战,赢得了涿鹿之战的胜利,这个部落遂逐渐强
大起来。
炎黄部落与东方的夷族和南方的黎族、苗族的部分逐渐融合,形成
了华夏族。在抗日战争时期,炎友黄子孙成为中华民族的指代符号;民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