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final0629
P. 23

致謝


                   首先感謝本次的專題指導  吳宇凡老師,將自身累積經驗提供給我們做為參考,耐心的

                   瞭解我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並提供我們更好的製作方向。接著要感謝組員唐惟真父親唐爸

                   爸提供的兒時舊照以及唐爺爺的親筆自傳,他們都在左營眷村長大,尤其唐爺爺更是以

                   海軍上校的位階在左營眷村退休,從唐爺爺的自傳可以知道他的從軍過程與生活,成就

                   背後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除了參考其他學者的研究資料外,唐爺爺及唐爸爸更貼近
                   的帶我們認識眷村。




                   我們將眷村回憶的擷取範圍從整個臺灣縮小至高雄左營,其一的原因為左營特殊的地理

                   位置,可以從許多文獻找到以左營眷村為主題的調查和研究;其二是我們有較多機會可

                   以接觸眷村人唐爸爸,以他親身的經驗分享左營眷村的回憶比起單純的文獻蒐集會更有

                   可信度;其三是在眷村拆遷前,眷村散佈在臺灣各地,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深入探討所
                   有眷村。但我們的宗旨仍是:透過一個眷村人的回憶,描繪大部分的眷村人的生活樣貌。

                   我們希望在現代人身上找回眷村人豐沛的情感,同時讓更多人瞭解眷村文化,故我們選

                   擇左營眷村作為專題製作的對象,組員惟真在年假時也跟著一家人回到父親老家─左營

                   合群新村進行考察。




                   為了找到共同的眷村記憶,組員們更到北投的中心新村深入探訪,感謝林士哲學長以中
                   心新村導覽員的身分帶我們導覽北投眷村,向我們介紹眷村的建築特色及構造及北投眷

                   村的故事,讓我們近距離接觸眷改後還留存下來的建築,有些眷舍還留著傢俱以及沒帶

                   走的衣服,彷彿時間回到過去了呢!




                   最後想謝謝所有參與專題的夥伴,我們因為文發系的機緣而認識了彼此,每個人在不同

                   的領域都各有專長,少了任何一位組員便無法完成這次專題,我們在製作專題的前後學
                   習到時間控管及團隊合作,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寶貴的經驗,期待大四畢專能更加成熟,

                   每個人都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