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臺北大學70周年校慶特刊
P. 54

係,我和自己班上同學多少認識,                 資源,比起我們以前豐富好多倍,                 我    在 1998 年進入中興法商法律
                 但和其他一起修通識課、去電腦教                 希望大家把握在學校期間,不然等                      系,隔年發生九二一地震,
                 室的同學關係更密切。而和老師之                 到你們離開以後,再想要做什麼的                 大二下的時候,學校改制為「臺北
                 間的互動方面,因為我對資訊方面                 話,就沒有這些後援了呢!                    大學」;我入學的時候是司法組,
                 比較在行,有些老師還會來請我幫                                                 後來法律系各組獨立成系,因此
                 忙,有段時間還擔任老師的助理,                                                 拿的是司法系畢業證書,不過畢業
                 請我幫忙架設系統、協助翻譯教                                                  幾年後,各系又整合回法律系,那
                 材。只是除了電腦之外,我對企管                                                 幾年的變化都碰上了,算是蠻特別
                 系必修的會計等科目真的很不在                                                  的!
                 行,只能一直重修,竟然等到臺北                                                  我是通過盲聾生甄試入學的,一
                 大學成立才畢業。
                                                                                 開始只知道母校法律系是唯一收視
                  還沒有真正改制臺北大學之前,                                                 障生的學校,後來才知道原來法律
                 學校曾經帶我們去三峽,當時我和                                                 系在聯考是很前面的志願,我的同
                 同學看了規劃案都很想去。畢竟那                                                 學們都是高中名校出身,以前我覺
                 時的法商校園沒有草地、沒有操                                                  得那些名校的人都高不可攀,沒想
                 場,就像個補習班一樣,想到之後                                                 到能和他們成為同學,讓我內心產
                 能有很大的校地,大家都很期待。                                                 生很大的衝擊。
                 以前的法商校園太小,同學們下了                                                  除了發現同學很厲害、和他們相
                 課之後都不會留在學校,尤其我大                                                 處後打開我的視野之外,開始上課
                 一時候,民生教學大樓樓下還有餐                                                 後,也發現「法律」和我過去所想
                 廳,但後來餐廳拆了,根本沒有坐                                                 很不一樣。其實我從小一直以當特
                 下來喝咖啡聊天的地方,現在三峽                                                 教老師為目標,填志願時爸爸要我
                 校區有很大的空間,同學們就可以                                                 選法律系,還覺得很排斥,因為我
                 多留在學校互動。
                                                                                 高中很討厭三民主義,想到法律的
                  大學是人生很寶貴的階段,學弟                                                 背誦量大概比三民主義多 N 倍就
                 妹可以擁有很多夢想並努力實踐,                                                 覺得很沒意思。沒想到,大一劉幸
                 鼓勵大家可以趁著吸收力最快、身                                                 義老師上「刑法總則」,一個問題
                 心狀態最好的階段,開啟學習模                                                  就引起我對法律的興趣。
                 式,把握各種資源努力朝夢想前                                                   那個時候剛好「複製羊桃莉」剛
                 進。我前陣子回三峽,看到現在還                                                 出來,老師問「桃莉本尊殺了複製
                 有懷德居木藝教室,這實在是以                                                  羊,是自殺還是他殺?」讓我突然
                 前想像不到的。現在學校有很多
                                                                                 發現,原來理解法律更勝於背誦,


                 54                                                                                                                                                                     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特刊│                         55
                 54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