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臺北大學70周年校慶特刊
P. 97
讓愛菲翔 姊妹校攜手服務 檔案 #6
國際志工社
2018 年底,臺北大學與菲律賓 到菲律賓移工庇護所教導中文,公
黎 剎 系 統 大 學 (University of Rizal 行二陳筱慧將人生第一次海外服務 菲律賓
System) 締 約 結 盟,2019 年 暑 獻給菲律賓。沒想到從預備課程開 卡西格拉漢村
假,國際志工社與黎剎系統大學 始,就遭遇了困境,團隊為了未知 服務時間:8/26-9/6
Rodriguez 校區社工與社區發展學院 的孩童預備兩套不同年齡層教案,
合作,共同前進鄰近學院的卡西格 但到了當地才發現又要變動。不動
拉 漢 村 (Kasiglahan Village) 協 助 提 二施綉偵也發現,原來以為使用簡 童的單純念念不忘,尤其才到當
升婦女親職與孩童品格教育,寫下 單的英文就能和當地溝通,但實際 地就有位不在自己小組的男孩,解
國際合作與社會服務新篇章。 到場才發現,當地孩童幾乎根本聽 散後送自己一個親手摺的小風車,
不懂,「幸好還有 ( 黎剎大學 ) 學
卡西格拉漢村人口超過兩萬人, 「當地大學生告訴我,這舉動象徵
多數都是來自各大都會城市的貧窮 伴們的翻譯,讓活動順利進行下 著對方喜歡你!真的讓我超級受寵
人民,其中有些人因為原生社區受 去。」 若驚的。」而十多天服務結束後,
災害破壞而遷移,也有部分因為 然而,儘管多數孩子小三才開始 也有兩位小女孩離開後又回來擁抱
政府政策搬遷,由於原本即為弱勢 正式學習英文,程度又參差不齊, 自己,以菲律賓語強調「Ruby 老
者,加上區域偏離都市和工業區, 導致臺灣同學和當地孩童中多了一 師,你一定要再回來!」這些點點
謀生不易,導致當地持續落於貧窮 層語言隔閡,卻也因此發展出不一 滴滴行動,都讓她突然意識,一切
境界,成為與大城市隔離的區域。 樣的相處模式。不動三林品均就很 辛苦都值得了!
不僅如此,因為地理位置原因,村 感謝小隊中一位英文較好的孩子, 實際走入世界不同角落,歷史四
落長期飽受洪水、颱風或地震之 不但主動擔任起小組長的責任,幫 張鑑熙看到不同人群的生活情形,
苦,居民生命安全備受威脅,醫療 忙整理環境、管理秩序,還慢慢引 發現連橡皮擦、鉛筆、削鉛筆器等
資源和民生物資不足,兒童也無法 導她和其他組員們互動,幫助她融 基本學習文具,在當地都很欠缺且
得到完善照顧。 入菲律賓孩子的世界;而另一位英 需要。只是透過這樣短期的服務,
文沒那麼好的孩子,也會拉著她的
為此,國際志工社六位同學在應 他明白可能改善生活成效有限,
外系主任藍蕾、社工系教授魏希聖 手到孩子的小圈圈,一步步教導玩 只希望能「帶來生命中的一段回
帶領下,攜手與黎剎系統大學學生 當地小遊戲。「語言其實是很大的 憶」。法律三熊禮揚則說,也許
前進村莊,一方面感受當地民眾之 障礙,無法正確表達及接收意思實 服務隊對當地的影響還有待評估,
苦,並學習與在地學校學生共同以 在讓人灰心,但他無視隔閡,帶著 至少是對現階段的自己而言,仍是
行動表達支持。 耐心、一心一意與我交流,直到心 一段探究的過程,「為未來的某天
靈相通。」 埋下伏筆,並督促自己必須把路走
「我想,從一開始出隊前的討 完。」
論,就是學習的開始。」因為曾經 團長、法律三張意如也對當地孩
96 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特刊│ 97
97
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特刊│